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2章 董卓的领悟 (第2/2页)
。 没有吏员,最下面做事的就是微末小官。 理论上,这些微末小官可以一直往上晋升,升到最上面的内阁阁臣位置。 为了升官,微末小官们会主动约束自己,严格去执行朝廷的政令。 而在大汉,最下面做事的都是小吏。 这些小吏连官都不是,没有丝毫上升的希望。 除了那些很蠢的人,其他人都会与地方豪强勾结起来,从而谋取私利。 地方小吏与地方豪强勾结起来,使得大汉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掌控力。” 贾诩的这一番话,无疑是干货满满。 而且,根本就是为董卓准备的。 董卓确实被吸引住了。 由于听得入神,董卓甚至忘了把手中的茶碗放回桌上,一直就那么端着。 “第二方面, 赵云大力兴办学堂,通过考试进行选官。 而且,这些通过考试的官员,也只是预备官员。 据我所知,他们还得进入一个学堂进行学习。 通过这种手段,那些自命不凡却又没有多少能力的士族子弟,都会被拒之门外。 事实上,我还有一个猜想。 那个专供预备官员学习的学堂,会把只忠于小家,不忠于国家的人筛选出去。 如果真是这样,几乎九成九的世家豪族之人,都过不了这一关。 即使他们依然还能当官,也只能去当那种又苦又累的小官。 世家豪族们或许会觉得不公,愤然辞官。 但是! 赵云不会挽留他们。 因为,赵云正在大力兴办学堂,每天都有无数士子被培养出来!” 这一段话,对董卓和李儒的震动都是不小。 李儒想的是,这套选官制度实在太精妙了,不知是哪个妖孽想出来的。 董卓却是着实有些心动,想去执行这套制度,从而培养出自己满意的人才。 贾诩并没有停,依然还在说: “第三方面, 夏国将所有田土山林收归国有,使得世家豪族也变成了没有土地的人。 夏国得到土地以后,又把它们租了出去,让所有人都成了国家的佃农。 大家的土地都是国家的,也就不能进行土地兼并了。 不能进行土地兼并,大家族就很难出现了。 大家族少了,朝廷的政令也就通畅了!” 董卓听完这一段,心情不自觉地激动起来。 就如一个行走在迷雾之中的人,眼前的迷雾突然就消失不见了,将四周看得格外清楚。 董卓觉得,自己或许已经找到了治国良策! 李儒却不是十分满意。 他觉得,贾诩说得还是不够。 贾诩所说的重点,乃是夏国的行政手段。 李儒希望借着贾诩之口,让董卓认识到世家豪族之害,完全不值得信任。 为了把话题推上预定的轨道,李儒问道:“文和觉得,赵云为何要打压世家豪族?” 贾诩稍一沉吟,便明白了李儒的真正意图。 显然,他必须完成任务。 否则,即使李儒今天不为难他,以后也有大把的时间对付他。 作为一个以自保为上的人,贾诩不得不从。月不语的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