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警惕美术落榜生 (第3/4页)
中,本来就有货币基金的存在啊。” 说到货币基金,天朝的兔子们大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余额宝”。 但其实货币基金不是老马首创。 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上世纪的70年代初到80年代。 美国处在经济衰退而通胀较高的“滞涨”环境中。 那时候是苏强美弱、苏攻美守的年代。 身强体壮的红熊,把欧美世界吓得瑟瑟发抖。 当时美国国内,连《华尔街日报》这种资本家的报纸,都在“定、体、问”,都在“美国请等等你的人m”,都在怀疑路线错误了。 迫于经济问题,当时的美联储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管制。 这就让居民存款利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最严重时一度高达20%以上 那时候银行为了吸引资金,推出利率高于通胀率的大额定期存单。 然而这种定期存单起始金额较大,往往是以十万或百万美元为最低投资单位。 在那个时期,只有少数机构投资者,或者富豪们,才有足够的现金去做这样的投资。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当时可以参与的金融投资品,只有利息低得可怜的银行储蓄帐户、股票和债券。 在时世艰难时,人们很自然地寻找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资产。 但很多金融资产要么风险太大、缺乏流动性、要么收益太低,总之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金融需求。 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的主管兼信用分析师鲁斯·班特。 他在对金融服务业作了周详的调查之后,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想法。 他在1970年创立了一个命名为“储蓄基金公司”的共同基金,并于1971年获得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认可,对公众销售金融产品。 1972年10月,储蓄基金公司,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 同时以1000美元为投资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 就这样,小额投资者享有了大企业才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拥有了更高的现金流动性,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诞生了。 在那之后类似的货币基金层出不穷,在2001年的现在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就连史密斯资本自己,由大卫·梅隆和公司高管们开发出来的众多金融产品,也有一个货币基金。 好在大卫也适应了自己的这个老板。 大卫知道,亚伯在风险极高的交易里如神如圣。 但是亚伯在普通的金融领域里的知识,实在很一般,可能连很多大学里的金融专业学生还要差 因此大卫对亚伯的这个提议,倒也没觉得差劲。 “不不不不.” 亚伯摇了摇头,“我指的这个货币基金,和传统的货币基金不一样。” 想了想,亚伯又补充道:“确切的说,我说的这个货币基金,它的名字应该是“虚拟货币基金”。” “虚拟货币基金?”大卫·梅隆听了有些不解。 货币基金就是货币基金,也可以虚拟的嘛? 大卫不知道,后世还会出现一种东西叫虚拟币。 把全球一众韭菜割得欲仙欲死。 “散户、家庭小微投资者这些微型投资者,他们一般是在什么渠道,投资股票、基金?”亚伯问道。 “去银行,或者当地的证券公司开户。再通过他们的证券经理,执行他们的投资要求。”大卫·梅隆说。 这差不多也是两百年来,全美国或者全世界的投资者们购买股票、基金的方式。 “那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联系他们的投资经理呢?”亚伯循循善诱。 大卫·梅隆想了想: “一般是打电话,以前还有传真、电报。或者直接自己去证券公司找投资经理。不过现在多了个互联网,有的证券公司已经尝试在互联网上和客户接触。” “没有错。”亚伯放下咖啡,在桌子上敲了敲,“就是这个,互联网!” “我指的虚拟型货币基金,就是需要用到互联网的一种新的货币基金交易方式。” 亚伯说道: “据我所知,早在1995年,纽交所开始出现股票的网上交易。但大规模普及要到1998年,也就是三年前。” “真正的互联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