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应 (第3/4页)
下,微臣认为将科举用书由朝廷刊印实乃国之良策,此乃利民之举,微臣赞同。” “但成立新闻司,让其负责一切与科举有关的事宜,并且归属礼部,似乎有欠妥当。” “这样不仅会造成礼部部门臃肿,更会多出大量的无谓官职,白白耗费国库支出。” “陛下曾言,今年乃至以后的科举考生不经过吏部选拔,吏部的一些官员正不知如何安置。” “因此,微臣认为,新闻司应该归属到吏部之中进行管理。” 长孙无忌虽然赞同,但真不希望成立的新闻司归属礼部。 本来吏部是一个香饽饽的部门,因为科举考生都要经过吏部的选拔才能进入官场。 自从杨帆提出一系列的科举改革,让吏部在权力大打折扣。 如今负责科举考试的新闻司居然还要归属于礼部,长孙无忌当然不干了。 若是能争取把新闻司纳入吏部,不仅能够把失去的权利补充回来,还可能更进一步。 他这个吏部尚书,权利自然就会增大许多。 总而言之,长孙无忌就是不愿意看到杨帆坐大。 另一方面,成立新闻司已势在必行,而单独成立一个新闻司,里面所用的一切官员,绝对会摒弃有异心的世家人员。 若是牢牢把新闻司这些人控在手中,绝对是一大助力。 可惜长孙无忌的如意算盘很快破灭了。 只见李二陛下摆了摆手道:“辅机想为天下学子尽力的心情朕能理解,可惜新闻司官员人选朕已经议定。” “现在新闻司将由孔颖达负责,归属礼部管理也是孔颖达认可的。” “若辅机能够劝导孔颖达自愿归属吏部管理,朕也应允,当然,这需要辅机自己前去与孔颖达说明情况。” 李二陛下这一手太极打得太好了,把难题一下子又推给了长孙无忌。 意思很明显,朕劝不动孔颖达,只要你长孙无忌能够让孔颖达自愿归属你吏部管理,朕无话可说。 这话让长孙无忌郁闷不已。 让他去劝说孔颖达,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孔颖达虽然官位品级不高,但奈何别人的名气大,若去威逼利诱,孔颖达根本就不鸟他! 只能心中暗叹,杨帆这家伙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 怎么每次好事都会往那混蛋身上靠,实在能气死人。 知道事不可为的长孙无忌只能做罢。 不过,这场不痛不痒的交锋,也让朝中大臣看出了李二陛下对杨帆的宠爱。 最后,因为有李二陛下的背书,又有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各部尚书的大力支持,李二陛下的提议顺利通过。 新闻司正式成立,就连负责人都确定了下来,而且负责印拓科举考试用书以及科举考试有关的一切事宜。 几个部门的头头都在这儿,流程走的很快,圣旨在当天就以皇榜的形式张贴出去。 此消息一出,瞬间像点燃了空气一般迅速传播开去。 世家之人神通广大,他们在第一时间便得知这一消息,差点连肺都快气炸了。 李二陛下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可谓是对世家釜底抽薪,若推广十几二十年,世家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这一招,简直就是绝户计! 假若和一帮泥腿子平起平坐,这让平时高高在上、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如何能忍? 于是乎,这些世家又一次聚在崔府商量对策。 此时的崔府书房内显得格外诡异,在主位的崔永辉环视一周后,咬牙切齿地说道:“李二陛下实在太阴险毒辣了,这明显是要将我们世家置于死地。” 随即,此次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卢本伟感叹道:“是啊!此策端是毒辣无比,简直就是把我们世家往死路上逼,今天我家铺子里的书籍一本也卖不出去,大家都等着朝廷出的半价书,这该如何是好?” 王伦也接着话头说道:“若只是损失一些钱财,这还没什么,大家想想,若是朝廷一直以这样的价格贩卖书籍以及纸笔墨砚,不消几年,必定会有一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