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财去人安乐 (第4/4页)
话站在佞臣的榜首。 与此同时,更令长孙无忌震撼的是,杨帆这家伙居然舍得将这么一大笔钱献给朝廷。 这明显不是因为李二陛下厚颜无耻的表露出想要这笔钱而临时做出的决定。 杨帆显然是早有预谋,算准了李二会眼馋这笔钱,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顺水推舟直接捐献给朝廷。 杨帆年纪轻轻居然如此有魄力,实在太可怕了。 要知道这可是九百万贯! 就算是他长孙无忌作为关陇世家的代表,整个家族也只有一百来万贯。 再说,即使他手里有这么多钱,也不敢轻言就能心甘情愿的奉献给朝廷,那可是真金白银呐! 李二陛下则被杨帆的话深深震撼了! 本来还想豁下脸面也要从杨帆的嘴里抠出一些钱来。 毕竟,帝国的建设正处于最需要钱的时候。 杨帆的举动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甭管杨帆是否是别有用心。 但能够把900万贯全部献出来就足够表明杨帆对于帝国有多么忠诚,对于他李二有多么祟拜! 对于一个忠贞不二的臣子,这家伙又是自己的女婿,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怀疑对方的举动? 当看到杨帆奏折上所写——请陛下将这笔钱用于给大唐百姓开智,在各地大兴学堂…… 李二陛下真被感动了,深吸了一口气,直视着杨帆说道:“忠义侯其心可嘉,朕甚感欣慰。“ “既然忠义侯有心报效帝国,朕会颁布诏令,言明各州县兴建学堂一所,出资人为忠义侯,让百姓念及你的恩德。” 兴建学堂能花多少钱? 这里可不是在后世,需要买地以及配套各种设施。 反正各种工程都由工部承办,地皮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几乎都是现成的,成本极低,一所学堂最多几百贯就可以搞定。 九百万的钱财,拨一百万出去都用不完! 杨帆打着出资兴建学堂的旗号,实则就是把这笔钱送给朝廷。 如此就绝对不会有人说是他李二陛下强迫杨帆将这笔钱拿出来的。 杨帆居然连理由都给自己想好了,当真是好女婿啊! 相比起来,自己起初还想以手段恐吓这家伙一番,让杨帆拿出一部分钱财来,想想实在有些脸红。 看向杨帆的眼神越来越满意。 杨帆却不拘不傲,微微一笑:“陛下,这都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陛下才是天下百姓的恩人,是微臣的榜样。” 话语不急不缓、不骄不躁,既不居功,也不自傲,犹如谦谦君子温婉如玉,与平时的做派完全不一样。 这令长孙无忌看得唏嘘不已。 这就是气度,年轻一代无人能比! 虽然很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长孙冲确实比不上眼前这家伙。 长孙无忌一直高看杨帆,此时却发觉还是将他看低了。 这小子一旦羽翼丰满,除了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可能真没有谁能够制得住他。 可李二陛下总有老去的一天,想到这儿,长孙无忌忧心忡忡。 虽然杨帆看似风轻云淡,可长孙无忌哪里知道,此时杨帆的心中正在滴血。 九百万贯! 谁特么想直接捐出来呀! 若用这些钱拿去打造自己的护卫,天下哪里不能纵横? 若非赚钱这事不用多久便会被世家传得天下皆知。 更会面对世家波涛汹涌的报复,杨帆说什么也得把这些钱给留下来。 谁又会嫌钱多呢? 不过杨帆也知道这钱拿着是会烫手的。 若是像骏扬坊内的产品,别人不知道价格,闷声发大财,或许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这次世家被坑了这么多,足以驱使那些世家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他。 为了自保,也为了让李二陛下出来顶着,那就只能把这些钱捐献出来。 正如《增广贤文》里面的一句话——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人生就必须要有舍! 想到这儿,杨帆很快释然了,心头再也没有一点怨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