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兴得太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兴得太早 (第1/3页)

    见到杨帆居然此时突然对杜峰和崔永平两人发难,李二陛下有些犹豫不定。

    在李二陛下看来,只要崔永平这些世家退让,又何必得理不饶人?

    杨帆如此作为简直是奇蠢无比。

    要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是这些世家联合起来再次反扑,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毕竟有些证据不能够全部公开。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二陛下迅速权衡了一番,沉声说道:“崔家御下不严,致使王大锤在科举考试中行凶,崔家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

    “而崔永平肆意包庇凶手,罪大恶极,责其辞去吏部侍郎之职,崔家负责赔偿许家各项损失十万贯!”

    “诺!”虽然知道李二陛下这么做已是最好的结果,可崔永平还是心里一痛。

    好不容易才坐到这个位置,只要再进一步,就可以身穿紫袍,甚至独领一部。

    到时候那可就距离中枢近在咫尺了。

    现在倒好,为了阻止科举改革,什么都毁了。

    虽然有着崔家作后盾,可再想复起,那不知得到何年何月?

    如今年过半百,这辈子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

    崔永平心中对其他世家官员的默然不由有些怨恨。

    自己崔家牵头反对科举改革,乃是为了世家的未来。

    可这些世家官员却临阵退缩,简直是太可恶了。

    另一边,杜峰听到皇帝对崔永平的处置,心中忐忑万分。

    却听李二陛下继续道:“御史杜峰,听风似雨,遇事不查,为凶手辩驳混淆视听,朕念尔初犯,特调离御史台,过后再另行任用。”

    杜峰顿时面无血色、脸色惨白。

    虽然说只是调离岗位,算得上格外开恩。

    可一旦被调离御史台,即使再被任用,也只能是一些闲置。

    哪能如同御史那般怼天怼地来得痛快。

    此时杜峰真有些后悔掺和到世家与皇权的争斗之中。

    如今自己才四十岁,属于年富力强的年纪,若余生只能在一些闲职上待着,那还不如被罢官来的痛快。

    这与永不叙用又有什么区别,这辈子也算完了!

    “谢陛下!”

    一瞬间,杜峰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原本挺直的脊梁,也弯了下去。

    杜峰心里明白,李二陛下是拿他杀鸡儆猴,让其他世家官员不敢放肆。

    见状,李二陛下轻叹一声,他真不想如此处置杜峰。

    毕竟,杜峰不仅是杜如晦的亲族,更是杜如悔推荐的人才。

    此人虽然性格倔强,但文采、能力不凡,敢说敢干,是一个很好的谏臣。

    可李二陛下不能为了私谊、不能为了爱惜人才而向世家服软。

    既然杨帆提出来了,今天就不能让步,不然世家会步步紧逼。

    再说,谁让杜峰这么没眼力劲,居然充当崔家的马前卒,简直活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李二陛下又有些心意难平。

    本来只是想让世家做出让步,不再出手阻挠科举改革。

    如今却因为杨帆的原因,不得不罢了杜峰的官职。

    此时的李二陛下实在有些恼怒,自己一个皇帝居然被一个小小的三品官员裹挟,实在是太丢人了。

    目光生冷的盯着杨帆,李二陛下一字一句的问道:“忠义侯,朕如此处置你可满意?”

    这话问得杨帆郁闷不已。

    你想怎么处置关我什么事?

    简直是赤裸裸帮自己拉仇恨呀!

    果不其然,众世家官员的眼神齐刷刷往自己身上瞅。

    特别是崔永平和杜峰两人,若眼神能够杀人,杨帆可能早就死了几百遍了。

    不过,李二陛下这话却让众臣动容。

    作为皇帝,李二怎么会对一个臣子用这种客气的语气说话?

    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即使是为大唐打下了大半个江山的李靖,李二陛下也没有用这样的语气说过话。

    虽然杨帆有些功劳,但在众人看来,与李靖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的。

    所以,李二陛下这种征询的语气,并不是尊敬,而是心头极其不爽。

    刚刚如此做,只是因为杨帆站在有理的一方,所以才不得不对崔永平两人做出处置。

    这样的问话,其实杨帆是最难回答的。

    若说满意李二陛下的处置。

    那岂不是说李二这个皇帝怎么做还需要你一个臣子来指手画脚?

    若说不满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