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 (第2/3页)

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傲和无视,让这些扶桑人偷去了很多先进的工业和农业技术,让以后的华夏吃尽了苦头。

    杨帆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于是郑重说道:“陛下,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扶桑人的野心,一个未开化之地的统治者就敢自称天子,那以后还了得?”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的强盛,总会各种天灾人祸导致虚弱甚至覆灭的时候。”

    “当然,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永远的弱小,若有一天出了一个有作为的君王,国力必然强盛!”

    “一旦扶桑国强盛起来,狼子野心必然暴露,如果不准备,到时候可能会措手不及。”

    李二陛下点头问道:“那如何才能让一个国家永远强盛下去,不让外族欺辱?”

    杨帆继续回答:“这很简单,要么在国家强盛的时候把周围的国家消灭,要么让周围的国家永远比自己弱小!”

    “古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那就必须要制定长远的战略,然后坚定不移的施行下去。”

    “依我看,对外的战略其实很简单,不能放任那些弱小的国家一点一点的经营强大起来!”

    “要动用一切资源,运用一切手段,让别国臣服,要让他们内乱不休,让他们不得不依附于我们,那大唐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前世的杨帆只是一个屌丝,但21世纪的信息可是很流通的,在论坛上讨论不少。

    比如,后世的超级大国花旗国便奉行的这种政策,将这一套玩得很溜。

    将小国的政治金融牢牢掌握,只要不听话,就弄你,这样谁还不任由花旗国驱使。

    即使是强盛的欧洲联盟,在花旗国的威逼利诱下,也不得不对其马首是瞻。

    这就是大国称雄之路!

    以大唐的实力来说,完全可以走这条路,甚至可以说大唐是这个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大国。

    不管是从技术、文化或者经济层面。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改掉国大民骄,不将小国放在眼里的自大属性。

    听到杨帆滔滔不绝的讲解,李二陛下赞同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见此情形,杨帆趁热打铁:

    “陛下,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既然不是朋友,那就只能是敌人,无论敌人强大还是弱小,都得时刻保持着警惕,最好在还没产生威胁的时候就把它处理掉!”

    李二陛下直接被杨帆这番话震住了!

    这种思想彻底颠覆了他对于国家关系的认识,但是细细品味,却发觉杨帆讲的很有道理。

    沉吟半晌后,李二陛下眼神复杂的看着杨帆,插话道:“你在江南造新氏海船,开辟航道,不仅仅是因为扶桑国吧?”

    这番见识完全颠覆了李二陛下的认知。

    以前他总认为自己大唐高高在上,其他的国家都是一些附属国,根本没必要重视。

    杨帆的话彻底让他认识到了另一番天地,让他认识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

    正如杨帆所说,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友谊,最多只是一些利益牵址。

    杨帆这次的动作有些大,显然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扶桑国。

    杨帆坦然说道:“当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扶桑国而劳师动众,打压扶桑国只是附带的手段罢了,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唐民富国强。”

    李二陛下眼前一亮,不过还是装着淡然地道:“说说看,一个航道怎么能让大唐民富国强。”

    杨帆呷了一口茶水继续解释道:“漳州,泉州属于江南道,此地虽然山高路远,不过却距离海道很近。”

    “从那里走东南亚各个国家,海运极其便利,若是能在此地经营成一处通商港口,将有得天独厚之地理优势,可以一举打通与各个国家的商道,用不了几年,将成为大唐最大的海贸交易关口。”

    当然,杨帆这个灵感是来源于经济特区的启发。

    在后世,江南道这块宝地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以后,只用了几十几年,便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货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海运港口。

    若将江南道经营成一处海外通商口岸,必定能让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往大唐涌来。

    不管是国家建设还是打仗,这都需要钱的支撑。

    李二陛下略感欣慰的点点头,他还真以为杨帆是为了对付一个弹丸之国而如此大费周章,那就又让人有些失望了!

    若真想灭掉扶桑国,李二陛下只要随便派一名将军带上几万府兵,就能横扫那个弹丸之地。

    说实话,李二陛下之所以给杨帆这么多便利条件,除了想挣钱以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