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怼 (第2/3页)

了一下语言,说道:“陛下,我刚刚听了太子和魏王的讲述,黄贲之言确实有些道理。”

    “大家都知道,万年县公平时冲动好斗,只会用拳头说话,根本不像一个饱读诗书之人。”

    “这样的人居然能够连续作出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确实令人生疑。”

    “杨帆的许多词赋,都对人性或者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若一个人未曾经历过离别情感的人,又怎么能写得出那样深刻的词赋呢?”

    “正如黄贲所言,杨帆根本没有离别之苦,又怎能做出明月几时有这样愁绪的词来?”

    “如此种种,可见此词定是抄袭来的,所以我认为杨帆的德行有待提高,把漳州、泉州划为他的封地还有待商榷,请陛下明鉴。”

    呵呵!

    杨帆心头一乐,这家伙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果然是因为朝迋提议建立海运衙门一事引起了江南世家的反弹。

    而李二陛下这边也瞧出了端倪,淡淡的看了许敬宗一眼,心中着实有些愤怒。

    这时候他才察觉自己居然被许敬宗摆了一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今天许敬宗着急慌忙让自己赶过来,显然并不是接见什么江南大儒。

    而是他们这些江南士家想杀鸡儆猴。

    而杨帆就是那只鸡,自己则成了那只猴。

    作为皇帝,执掌乾坤,李二陛下最不喜欢被人威胁。

    当初吉利可汗曾威胁过他,李二便让吉利亡国。

    前段时间清河崔氏带头威胁自己下罪己诏,朕就让他灭族。

    有了前车之鉴,这些江南士族居然还想故计重施,真是不知死活。

    看来,今天这事虽然看似是针对杨帆,其实是为了针对自己啊!

    再说,难道江南就不是大唐的领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自己想把封地赐给谁,哪轮得到你们说三道四。

    再说,朕只是提议要建立一个管理海外贸易的衙门而已,目的也是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你们这帮所谓的江南世家,就像动了你们的命根子似的,联合起来与朕对抗,真当朕的刀子不利否?

    说实话,若非忌惮杀戮过重引起天下动荡,李二陛下真想再大开杀戒!

    江南之地,民丰富足。

    作为大唐领土,却始终游离于朝廷控制之外,这是对一个帝王的最大挑衅!

    以此来看,杨帆抄袭与否根本就不重要!

    他们只是想坐实杨帆抄袭,从而达到向朕施压和示威的目的。

    李二心思百转,不断计算着得失,考虑该如何处置。

    正此时,杨帆的声音又响起。

    “许侍郎口口声声说黄贲说的有道理,可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证据,你这样的人也配称士林中的名仕?”

    “都说秦府十八学仕各个饱读诗书,乃是栋梁之才,我看许侍郎心思狭隘,也不过如此。”

    “最后,某想问一句,你说我只会动拳脚,没有文人的儒雅,不可能做出好的诗句,那么,敢问许侍郎,您作为名士,可否有流传千古的佳作呢?”

    听到杨帆连夹带棒的发问,李二陛下真想拍掌叫好。

    也让他心里莫名其妙的一阵安定,眼角不经意的添了一些笑意。

    对呀,有杨帆在,根本不需要苦恼。

    对于这种找上门的挑衅,杨帆是最擅长应付的,好像还从来没见他吃过亏。

    越是模棱两可、无法论断的事情,杨帆反而越是有办法胡搅蛮缠。

    虽然李二心里也不确定这首《明月几时有》是不是杨帆抄袭的。

    但他知道,哪怕真的是杨帆抄袭来的,他也有办法应对!

    不知从何起,李二陛下居然对杨帆有了一种迷之自信。

    听到杨帆的话,众人都望向许敬宗。

    看来,一场激烈的交锋要开始了!

    作为很早就追随李二陛下的老臣,又是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如今许敬宗的地位和成就可能是十八学士中最低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其身上的能量。

    能从残酷的官场斗争中脱颖而出,就已经证明了许敬宗优秀,这样的人岂是好对付的?

    许敬宗这边,听到杨帆阴阳怪气的话,觉得心头被石头压住了一般,简直喘不过气来。

    杨帆居然问——

    你作为士林名士,是否有流传千古的佳作?

    这个问题太诛心了!

    因为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许敬宗不仅取得的成就最低,居然连一篇传世佳作也没有,这的确是一个缺憾。

    就像杨帆所说,许敬宗又有什么本事质疑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