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 (第3/4页)
啊,总喜欢玩一些与众不同的。 不管是她们武氏姐妹,还是如今长孙无垢母女,只要是这种调调,这个夫君好像格外兴奋。 好像这家伙真把自己当成皇帝了,做什么事都毫无顾忌。 当然,只要杨帆喜欢,武媚娘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他身边。 在她看来,这个世界上只有杨帆最懂她,她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看到杨帆一点点的不开心。 时间很快来到午时,老太监王焕贵带着一群内侍来到了骏扬坊。 一见到杨帆,王焕贵便开说道:「恭喜公爷,贺喜公爷,奴婢又来叨扰了。」 「公公太客气了,一路辛劳,里面稍作歇息!」杨帆在官场上混的这么久,打起招呼来也是轻车熟路。 更何况,老太监也算是熟人了,根本没必要这么见外。 果不其然,王焕贵带来的圣旨不仅是李二陛下把长乐公主一同下嫁的圣旨,更是把婚期也确定了。 贞观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这天过后,杨帆就即将结束了两辈子单身狗的生活。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杨帆简直忙成了狗,不过,内心确实很激动的。 结婚,不仅代表着一种责任,更代表着杨帆已经长大成人。 人们常说,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乃人生四大喜事。 两辈子第一次结婚,当然充满了向往和新奇,杨帆也是格外重视。 古代成亲,其实是很繁杂的,更不用说是两名公主同时下嫁。 《礼记》和《仪礼.婚礼》中已经规定了缔结婚姻的六礼:纳采(纳采择之礼)、问名(问女之名而卜)、纳吉(卜而得吉,复告于女家)、纳征(纳聘币)、请期(择定成婚吉日,告于女家)、亲迎(婿往女家迎新妇),这是必须的环节。 唐朝婚礼,自然承袭了前人人的六礼,只不过贫富尊卑不同,排场繁简相异而已,但是又有变迁。 如同杨府这般勋贵之家,程序极其繁琐,要不是有萧太后主持,武媚娘配合,如此短的时间还真搞不定。 时间很快来到了贞观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今日大吉,宜嫁娶、平土、迎吉…… 通过几个月准备,婚礼事宜已经全部妥当。 公主下嫁,其本身有一定的规制,等闲不得怠慢,毕竟这关乎到皇帝的脸面。 十一月二十八,丑时刚至,天色还漆黑一片。 不过,杨府和皇宫都陷入了一片喜庆之中,橘红色的大红灯绵延了十几公里,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了杨帆这个大善人大英雄即将要成亲。 而且对象还是高贵的两名公主殿下,一些喜欢看热闹的百姓甚至整晚不休息,站在街旁等待观看这盛大的仪式,好像黑夜已经阻止不了人们的兴致。 尽管平素长安城严格执行的宵禁,但从今晚开始连续三天都将取消,这为看热闹的百姓提供了自由活动的机会。 此时皇城内一片灯火通明。 一盏一盏大红色 的宫灯被高高挂起,明亮的灯光将整座皇城笼罩在一层橘红色的光晕之中,肃穆之中平添了几分喜庆。 长孙无垢的寝宫内,此时欢声笑语一片,显得热闹非凡。 由于两名公主一同下嫁,迎亲的地点当然不可能放在某一个公主的寝宫。 因此,在立政殿内统一准备是最合适的。 作为李二陛下最受欢迎的两名公主出嫁,身在京城的公主、驸马以及皇子当然都来祝贺。 一众公主、皇子便不约而同的来到高阳公主的寝宫,皇子、驸马在外面闲聊,女卷们却坐在一起笑语欢颜,梳妆打扮。 别管平素是否看得顺眼,但在这个时候,都会放下心底的成见,在外人面前展现一番姐妹情深的温馨画面。 永嘉公主斜坐在高阳公主的榻前,拿着梳子轻捋着乌黑的秀发,举手投足间,有一股少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