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京都风云 第五百章 朝会受命 (第1/2页)
黄章没想到自己随手一个举动竟然把奚晏给吓住,也算是弄巧成拙了。 不过此刻,他可没工夫去管什么奚晏。 宫中有旨意传来,让他明天上殿接受任务。 这本来是刚刚胡艺儿准备给他说的话,只是被黄章一打岔,加上秀了半天手枪,让胡艺儿一时间忘了。 刚才回去的路上胡艺儿才刚刚想起。 听到是这事,黄章心里也明白。 其实之前皇帝给他提了阆中郡的事情后,黄章心里就有预感了。 现在立春刚过,虽然还是有些冷,但总归是开始渐渐变暖起来。 虽然他能等,但是阆中郡的百姓却不能等。 第二天一上朝,皇帝就把阆中郡的事情提了出来。 出乎意料的,这次黄章还没来得及站出来毛遂自荐,丞相文道先是给皇帝推荐了他,并说黄章是此次安抚阆中郡的不二人选。 如果黄章不是知道皇帝没有给任何人说过这话,他都怀疑是不是两人在唱双簧。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文道会主动站出来说他合适。 一直以来文道都被打上了大皇子的标签,毕竟有几回都是文道再给大皇子说话,难免让人多想。 不过这回这事,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到阆中郡安抚,作为朝廷的特使,看着很风光,但实际上这就是一门苦差事啊,受苦受累不说,要是搞不好,还要遭到责罚。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都会交给朝中那些喜欢出头的、没有关系的官员去做! 就是不知道文相为什么突然力荐大皇子了!这让朝中众人顿时有些不解。 不过文相也有话说。 “臣以为,此次阆中郡不光是阆中郡的问题,更是整个肃国大小各郡的普遍问题!” “哦?愿闻其详。” 听到文道这话,皇帝就有些不明白了。 “陛下,最近这两年,肃国内乱不断,外敌又扰,颇有风雨飘摇之感,索性天降大皇子,先是平南蛮之祸,又助镇南将军、京军统领索延平定叛乱,威望极重,在整个肃国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值此人心思变之际,若是让大皇子出面安抚阆中郡的事情,一来可以稳定人心,二来向天下人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我肃国未来有大皇子在,可保江山无虞,更是可以以此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听到文相这话,皇帝情不自禁地点点头。 “朕觉得文相说得有理,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底下众人一听文相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敢有任何不满。 再者说,他们也不知道大皇子此刻是什么想法,也就无所谓自己的态度不态度了。 黄章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次阆中之行自己是跑不了了,刚才文相说的话,正是之前皇帝和他吃饭的想法,这点黄章也清楚。 只是没想到文相把这个想法给说出来了,要不怎么说人家能坐到这个位置呢。 身居高位者,有时候不需要出一些精彩绝伦的点子,只要你说出了皇帝想说的话,那你就能得到皇帝的重视。 看起来,这个文道是深谙此道。 此刻,黄章才感觉自己重新认识了一遍文道,重新认识了这位帝国的肱股之臣。 不过都到这个份上了,他也自然该站出来表表态,总不能这两人说了半天,他就什么都不管,只是点点头吧! 风头不能全让文道占了。 “儿臣前些日子已经收到消息,阆中郡收难,百姓流离失所,虽有救济,但这个隆冬还是死伤无算。我曾经说过,大丈夫志在天下,不可因一人之乐,而置黎民苍生于不顾。在儿臣看来,百姓,永远是帝国最牢固的根基,只要有了民心,我肃国才会坚毅不倒,永驻万世!” “好!大皇子说得好!”一旁的太尉梁谦不禁赞赏道:“大皇子殿下句句都不离百姓,句句都是天下苍生,反观某人,却只知玩弄人心,实乃不堪!” 刚才文相出了风头,太尉梁谦自然不乐意,听到黄章这话,立马找到突破点针对他。 文相听了梁谦的话,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在梁谦眼中,就是文道吃了瘪,可别提他心里有多高兴了。 “好了,既然皇儿愿意站出来为百姓做事,那朕自当鼓励而行,封皇璋为肃中刺史,使持节,代行生杀予夺大权!” 众人听到皇帝封了大皇子为肃中刺史、使持节的时候都还挺正常,直到听到皇帝说把生杀予夺大权都交给大皇子,虽说使持节就有能杀二千石官员以下的权力,但皇帝后面特地交代了这一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那等同于是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 这下,众人可就更不敢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