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战术天才莫耶斯 (第3/4页)
“哎幼笑死我了!” 汉堡的战术会议室里,纳格尔斯曼突然笑出了声。 潘毅和纳格尔斯曼、因扎吉等人刚刚研究了曼联近期几场比赛的录像,现在是休息时间,等会儿再来讲莫耶斯的战术。 而纳格尔斯曼就在那里刷手机,看曼联的球迷论坛找乐子。 结果,还真给他找到了乐子。 这是一篇名为“莫耶斯真的是战术天才,不服来辩!”的贴子。 而贴子的一开头就是一副为莫耶斯正名的样子: “半年多来,莫耶斯虽然战绩并不突出,但是他去创造出了很多颇为引人深思的战术,令人惊讶和惊叹!现在,让我来为大家详解一下莫耶斯的经典战术。” 但从第一条开始就有点不太正经了。 “第一,接应型中场。” “这位中场主要任务是接应左右边锋,前锋,以及身边中场球员的传球。然后呢,把球传给后卫,后卫再分边。” “这样的中场不需要速度,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拦截能力,适用性很强,很容易找到执行球员。” “乍一看,好像这个职责没什么用……我知道你很急,但先别急。让我们看第二种战术,就能发现莫耶斯这样安排的玄妙了。” “第二,u型控球。” “现在流行的打法,基本都是中场控球渗透推进。但这打法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场人太多了,很容易遇到大巴士,正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但u型打法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中场得球后,通过接应型中场,把球回给后卫。后卫分边,然后传给边锋,寻求突破。突破不行,再通过接应型中场回传,换另外一边再突破。” “这样呢,球一直通过后卫和两个边锋控制,让对方左右奔跑,疲于拼命。” “第三,工兵型前锋。” “u型控球有个问题,那就是放弃了中场控球,中场拦截弱,容易被对方突破。” “所以得安排一个没脚法、没技术、身体强壮、体力好的前锋,在中场-前场间游荡,帮助中场防守。” 接下来,纳格尔斯曼笑得更大声了:“敢情写这么多,都是为了最后这一下的图穷匕见啊。” 只见第四点赫然写着:“下底传中!” “以上三个战术,都是为第四个战术做铺垫。下底传中,正是莫耶斯战术的精华!” “边后卫 边锋,形成2打3,或者2打4,甚至2打5的局部优势,把球精准传到对方禁区。” “最后让精通头球的鲁尼,范大将军,或者小豌豆轻松打进。” “这样的战术,实在让对方的防守难以应付!现在曼联成绩不好,只不过运气不好。” “我相信,未来10年,这种打法必然会像现在中场控球踢法那么流行,闻最终成为世界足球的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一旁听纳格尔斯曼笑得开心,也好奇歪头过来看的潘毅也乐了:“原来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网友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倒很清楚莫耶斯的曼联问题所在。” 因扎吉也凑了过来:“那么,莫耶斯真的这么菜吗?那弗格森为什么还会看中他?” 潘毅却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弗格森不是瞎子,而莫耶斯在埃弗顿的成绩也不是假的。” 说着,他站了起来,走到战术榜前。 既然有人问了,那他索性就接着今天的议程,把莫耶斯的战术讲一下。 “莫耶斯是一名英式教练,但他的打法却是最不英式的,是一种为弱队量身定制的半控球型打法。” “首先,他会先稳固防守,防守时极其强调站位,最大可能压缩后卫钱与中场的空间,边前卫控制肋部,同时尽可能减少球在本方半场的运行。” “第二,边中结合。莫耶斯在埃弗顿时,他们的边中结合是全英超做的最出色的球队之一。” “埃弗顿的边路进攻并不是一味传中,而是选择边路球员与边后卫或者前锋在边路做快速的小范围的传切配合,而且有时中场人员也会参与,这样可以在撕开防守空间后迅速内切或传中制造威胁。” “这对于边路无论是边后卫以及边前卫的传中准确性要求极高——因为边后卫在进攻中参与度极高,同时他们对于中路球员后插上的战术也是得心应手。” “第三,前场控球型进攻。在绝大多数比赛中,进攻并不是简单的勐冲勐打,中路设置一名分球合理的组织者——阿尔特塔在时,就是他来负责。” “而在边路,有一名控球型前卫——早期的阿尔特塔,后期皮纳尔,以及一名突击型前卫(奥斯曼),通过跑动和传球制造空当。” “第四,强调前锋球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