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_第277章 BBC组合的威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BBC组合的威力 (第2/4页)

,这真的是一支几乎没有明显弱点、令人闻风丧胆的球队!

    也可以这么说,皇马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才真正地完成了实力上的蜕变,也奠定了未来可以在欧冠中屡夺奖杯的基础。

    ……

    在夺得德国杯冠军后,潘毅就经常和教练组成员一起观看近期皇马的比赛。

    其中的重点,当然就是他们在国王杯决赛中击败巴萨的比赛,在这场比赛中皇马把他们快速反击的踢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潘毅更多研究的,则是皇马在欧冠半决赛中4:0击溃拜仁慕尼黑的比赛。

    那是因为,皇马在国王杯决赛中的表演固然精彩,但这场毕竟缺了c罗,并不是bbc组合的完整体。

    而踢拜仁的这场大胜,潘毅却从中看出了更多安式皇马的战术细节!

    首先,就是迪玛利亚位置的变动。

    哈维·阿隆索的复出让皇马可以祭出一套正经的4-3-3体系,与此同时对迪玛利亚的使用却一度困扰着安切洛蒂。

    这个意大利教头在后来突发奇想将天使放到中前卫位置上,目的是让后者稳固中场皮球疏导的同时强化对边路的支援。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安排十分有效。

    在踢拜仁慕尼黑的两回合比赛中,迪玛利亚都出现在了左中前卫的位置上,他搭档莫德里奇踢出了一场高质量比赛。

    另外一个细节,则体现在皇马的进攻运转上。

    安切洛蒂的球队在传球时强调速度、准确度和集中度;

    进攻开展时并不刻意追求断球反击,而是在稳固中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锋线三叉戟的威力。

    由此,c罗、本泽马与贝尔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三人屡屡祭出小范围精彩配合,bbc的威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特别是在征服安联球场的这场四球狂胜的比赛中,拉莫斯首开纪录的进球也是这样配合的产物。

    在莫德里奇角球开出的瞬间,正是c罗高高起跳虚晃一枪,带走了丹特的注意力,水爷才有机会在几乎无人盯防的情况下甩头破门。

    同理,在c罗的第一粒进球中,贝尔断球交给迪玛利亚,后者长传找到本泽马,本泽马行将倒地之时将球传回给贝尔,威尔士人长驱直入突入禁区,关键时刻并不贪功横敲边路,帮助c罗打进单赛季欧冠第15球。

    整个反击过程堪称行云流水,bbc三人同时参与到这一进程中,配合堪称天衣无缝。

    整场比赛,bbc完美执行了安切洛蒂的赛前部署:进攻时展开阵型为4-3-3,防守时落位为4-4-2;

    同时避免锋线球员单打独斗留给对方的反击机会,加强与中场的联系,用高速多次的传递撕开拜仁防线。

    他们执行的效果确实堪称完美!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大胜了。

    下面的数据也能证明bbc在这支皇马中的重要性。

    皇马在本赛季已经进行的欧冠12场比赛中火力全开,共打进41球,其中bbc组合合计攻入28球,占全队总进球数的68%。

    考虑到锋线三叉戟未能参与到全部12场比赛中(c罗11次出场最高,本泽马、贝尔次之),这样的进球占比可谓相当恐怖。

    具体到“bbc”三人个体层面上,c罗、贝尔和本泽马强势承包本赛季队内欧冠射手榜前三位,其直接参与进球比(即进球和助攻)分别为51%、24%、24%,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bbc合计的28球中,关键进球(首开纪录或是奠定胜局)占比同样较高。

    比如,贝尔和本泽马分别在1/4决赛3:0多特、半决赛1:0拜仁的比赛中打进关键进球。

    压力越大,动力越足,进球也就越重要,这便是bbc之于目前这支皇马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限制住他们锋线三叉戟的发挥。”

    在潘毅分析了安切洛蒂这支皇马的基本战术体系之后,把手指向了战术板上对方摆在最上面的三颗棋子。

    “当然,我们不需要因为忌惮他们锋线组合的强大,而去选择严密的防守阵型。”

    “我们的风格从来就不是摆大巴,踢马竞时的严防死守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战略。”

    “主要是我也不觉得在决赛中面对皇马时如果去死守会是一个好主意,他们就算不打防反,打阵地进攻也可以很轻易地把球送入我们的球门!”

    “我们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体能、跑动、娴熟的传切球能力!我们可以跟皇马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并击败他们!”

    “这支皇马确实很强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我等下就会告诉你们,该如何破解安切洛蒂的这支皇马……”

    潘毅慢慢地讲,教练组的人都静静地听,没有任何人有表现出任何的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