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3. (第1/2页)
窗外稀稀落落飘起了微雨,看着越渐昏沉的天色,许蕴知道,等不到来人了。 她从下午3点来到咖啡店,到现在,已经过了6个多小时,还没等来周寒屿一个身影,也没有一个电话。起先,许韫还心慌是出了什么意外,后来,或许是坐平静了,看着没有回应的消息界面,数通未接通的电话。 许蕴心里升起一种预感,大概,会是彼此又一次次不知期限的断联。 毕竟,她们相逢的太短,接触的太快,以至许蕴根本不了解周寒屿,枉论他所有的信息,他因为原因没能赴约?他会做什么?又为什么没有回消息? 夏日的雨措不及防,却短暂,眨眼间,只有地面一片湿濡为证。 回音是许蕴到家后收到的,她一路走回来,墙头时针已滑落在九十之间。 回的不是来电,是一段读起来都觉得匆匆的信息: ——抱歉,没能赴约,部队临时有紧急的事,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手机无法联系,照顾好自己。 许蕴将手机放下,整个人端着脚坐在沙发上,慢慢下巴陷入胳膊中,轻微的歇气声无声散入空气里。 手机的另一头,数千公里外的边境,输入框里的竖线跳了又跳,指尖的主人却始终没有打下“等我”两个字符。 —————————— 隔天,许蕴提着东西去医院看望案子的当事人。 人还是重度昏迷的状态,躺在病床上依靠呼吸机维持,床边,他的女儿正为他擦拭手臂。 通过和女儿的聊天许蕴了解到,工头能够接下这个项目,是由一个朋友拉的线,这个朋友在这个医院工程项目的后勤处工作,不过半月前在下班的途中出了车祸,当场人就没了。 听女儿说,自朋友出事后,父亲状态就不太好。 案发那天据说当天是双方起了口角,这才动了手,出了事后,建筑公司态度很诚恳,道了歉并愿意出钱补偿,对肇事负责人也进行了处罚,警察的介入调解下,双发达成了和解。 本来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偏偏一个月多后,女儿在街上碰到了原本应蹲在牢里的肇事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人原是建筑公司老板的亲戚,建筑公司的老板花了钱找了关系,说是坐牢其实就监禁了一个月就出来了,女儿再次找到警察,谁知态度和初始大相径庭,此时两边的阴险冷漠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 意识到被下了套,看着病床上久久不醒的父亲,女儿咽不下气,便将事情发到了网络上。 许蕴听着陷入沉思,那天到底应发生了什么只有打人者的一面之词,他只说是条件没谈拢工头先行恼羞成怒,并主张自己爆迫不得已还击。 可根据医生的伤情检验,他打人时的角度却是处处致命,然而这些在庭审理中是远远不够的。 很快,事情又迎来了转机。有个陌生号码自公共平台联系了许蕴,这个人也是这次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工人,和工头还有死去的后勤人相熟。 他告诉许蕴,那个后勤朋友不是意外死亡。在他回老家之前,监督工程的朋友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是建筑公司那边使用假冒伪劣建材。这是公办的医院项目,据说上面很重视,能到这家建筑公司手上,必然有来头,还是因为他们听说这个老板上头有人。 这么大的事,叁人不敢声张,而他因为胆子小,怕惹事上身,没几天回了老家,走的时候他才知道,那个后勤朋友写了封信给市里举报了。 后勤朋友死了之后,他和工头通过一次电话,两人这事谁也没对外说,怕惹上麻烦,他在电话那头劝工头赶紧结了账回家躲躲,他也同意了,不过说起这家建筑公司压榨工友,他得给底下跟着的兄弟维护应有的权益,谁知道后来他就出事了。 他想,他肯定是把那件事捅了出来才遭了此罪。这么个月,这事憋在他心里,惶恐不安,他睡也睡不好,做噩梦惊醒,直到看到电视上的新闻,他这才下定了决心,他也不是没准备,他在网上查了许蕴很多信息,他也不知道怎么,心里就告诉他这姑娘能醒信一信,这才联系了许蕴。 他说出来后,紧绷的身子明显的松了下来。 许蕴回去后便从网上查到,这件建筑公司仅仅成立几年,接的却都是政府的大工程项目,根据网络的爆料,应该就是贿赂来的中标。京国资委那边也是靠着这样暗箱操作捞了不少油水,只要在国资委工作的,就没有寒酸的,其实这种操作大家内部都心知肚明,却偏偏禁了这么一遭被摆在了明面上。 医院的工程项目算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