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第484节 (第2/3页)
他化妆……那些粉子膏子,刷子扑子……都是啥啥啥啊,一层一层往脸上刷,还有什么什么手法,光听听就觉得很绝望。 路菲菲:“现在,你觉得从我们网站上的人,会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找中介了吗?” 商务点点头:“明白了。” 留学中介收的钱不低,中等人家看到那个数字,第一反应就是:“这钱值得掏吗?” 以前没有任何资讯信息的年代,委托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个想法。 要打消这个怀疑,需要中介公司的销售反复解释。 而且,头脑清醒的委托者,不会只问一家中介。 这么贵的价格,不得问个五六七八家。 一般来说,第一家负责回答问题,委托者带着未消化的知识点,迷茫地回家了。 第二家负责答疑解惑,委托者带着好像懂了一点的知识点回家了。 第三家负责查漏补缺,委托者又得知了一些新鲜信息。 第四家负责验证前三家的信息,委托者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得到了全部知识点。 然后委托者带着知识和前四家的报价,找第五家再比比价。 后面会不会再多打听几家,完全取决于是否会出现“我同学找的是这家”“二姨家的表哥找的是这家”“我同事的儿子找的是这家”…… 大多数情况下,从咨询到成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到最后谈价阶段,还要面对委托者的疑问:“你为我干了什么,居然收这么多钱。”“这些事情很复杂吗?你们凭什么要收几千?” 从社交平台网站找过去的人,与真正两眼一抹黑的人又不一样。 完全没有信息的时候,人会迷茫。 信息太多的时候,人会更迷茫,如何筛选有效信息是一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有本事自己动手的人,本来就不会找中介。 觉得自己可能有本事的人,在看见铺天盖地数十条要求,还有要准备的东西时,心中会出现一个想法:“算了算了,烦死了,还不如找中介”。 当委托人已经从网上获取了信息,就不会再把基础问题拿出来问一遍中介,开门见山,直接谈钱,谈具体有哪些服务。 如果是牌子响亮的中介,准留学生们可能连砍价都不砍,只求一个安心。 可以大大减少售前咨询的时间,提高成交率。 路菲菲这边还有评分制度,这家公司干了多少年、成功了多少单、委托者的反馈,会形成评分等级,等级高可以获得更多推广曝光的机会。 商务按照这个思路又一次找到中介公司,他用新思路与中介公司打交道。 中介公司确实被跑来各种问傻问题的委托人弄得十分头痛,口干舌燥陪聊了几小时,最后客户说“谢谢,我再考虑”,然后一去不复返,过几天再一打听,已经在别人家办了。 现在只是在平台上架不要钱,但收取押金,交易完成之后,“葡萄藤”会收取中间费用,不仅收费,而且保证协调中介与委托者之间的交易,要是因为中介瞎搞,而导致委托者出国失败,葡萄藤会用中介的保证金赔付消费者。 这是避免委托人通过葡萄藤与中介相识之后,私下达成交易。 私下交易,可能会便宜,可是,没有保障,敢赌吗? 不过,生意没有这么容易做,已经有名气的中介公司觉得自己很厉害,客源滚滚,根本不需要被葡萄藤再赚差价,按他们老板的话说:“有这钱,我直接让利给顾客,来得人不是更多?” 第一批上架的公司只有五家,都是开立时间不长的,人手不多,同时来个三四拨客人咨询,就调拨不开了。 第一个加入的中介公司“锦绣前程”,他们老板听完介绍,当场就拍板同意了。 他刚刚亲眼看见新手销售是如何勇于胡说八道,销售告诉客户:“我们收您2000元签证服务费一点都不多,有1600是付给使馆的,我们只收您400元做资料的服务费。” 不巧的是,客户打听过具体费用,付给使馆的费用是800元,当即认为他们公司是诈骗,起身就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