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第2/2页)
看望病人,总要说些安慰人的话。 胡稼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只有眼珠子在转,嘴在说话。他气息微弱,声音也很轻,需要凑近才能听到。 “大夫不让下官起身,”胡稼絮絮叨叨,“不瞒叶郎中,我连拉屎都是在床上,好大一滩。大夫说幸亏拉出来了,不然就说明肠子破着,早晚烂死。” 他说话颇有画面感,叶长庚的手本来放在床上,闻言僵硬地缩回去。 “听说……”胡稼转动眼珠道,“听说那山洞里的弓弩,都是西北军丢的?胡说八道!太子殿下率军打仗时,下官就在……就在军器监,那时候没听说丢弓弩,怎么这会儿就丢了?” 他倒是光明磊落,并不藏着掖着。为太子做事,就为太子辩护,并不见风使舵。 叶长庚道:“此事的确蹊跷。所以我来,便是想请教臂张弩的事。包括如何制作、分发、签收、储存、保养。想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为了给李璋洗脱冤屈,胡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叶长庚认真听着,神情渐渐冷峻。 胡稼说完这些,不忘了问起监牢的事。 “都死了?”他问,“这事儿跟臂张弩有关吗?” “证据不足,”叶长庚道,“我不敢乱加判断。” “拜托叶郎中了,”胡稼保持肚子不动,勉强伸出手,拍了拍叶长庚的胳膊,“您为太子殿下做的事,等我回京,一定告诉殿下。” “我不是为他,”叶长庚疏朗地笑笑,“我为大唐。” 胡稼神情僵硬,努力转过头,再点一点。 “佩服佩服……”他说到这里,眉心忽然蹙起,手指慢慢移向屁股,脸也红了,“我,我又想……” 叶长庚连忙起身告辞。 他今日还没有吃饭,并不想看床上突然出现一滩东西。 政事堂用了整十日,配合大理寺,查明了西北军遗失臂张弩的原委。 有人举告,说是战争结束后,太子亲自下令,提调三百一十七件弓弩,转运回京。只不过靠近京城时,太子命人把弓弩送往河东道晋州藏匿。 只不过那时太子还是晋王。 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整理案卷,交政事堂。 政事堂内几位朝臣面面相觑,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还要再查。 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丞相傅谦。 “这不可能!”他拂袖道,“太子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大理寺查得不详,案卷错漏百出,这样的东西,本相是不会呈送圣上的。” 傅谦平日里谦逊沉稳,常自称本官,称“本相”还是头一回。 其余朝臣窃窃私语,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看魏王李琛怎么决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