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滔天水 (第1/2页)
比起烽火连天的热战。敌手毫不出击,静如寒蝉的动态,让陆玉更加焦躁。 除了等,再无余力。 当下季节变迁,冬日是个不容小觑的季节。若是寻常,也需打起精神时刻关注城中,以防百姓冻死饿死而起暴动。更别说现在正值战事。 能用的斥候一波波派出长安,便再无音信。又将普通兵士派出传信,亦是石沉大海。 每日早上去往军营巡视时也时不时有人问,殿下,长安兵马何时能够到达? 只能说,江衡很擅长疆场上的计谋人心。输了后并不急着找场子夺回胜利,而是沉下心谋划他事。 他看透陆玉打算坚守城中,便不再硬碰硬,打无用的仗。更不愿意为陆玉做嫁衣,一边又一遍长梁阳的士气。 而获胜方陆玉就这么被晾下,有心无力,有计亦无出。 半月前的胜利喜悦很快被敌军的放置而消散。不止是陆玉,军营中似乎也有所感应。暴风雨来临前总是平静的。 又是一日斥候汇报。 天冷冽很多,守夜斥候身穿袄服,来回奔波眉毛上挂了一层霜。 仆从奉上热茶,斥候接过道谢。 “殿下,昨夜大批军士返回营中,与原先在营的军士交接,一半军队出动,拿的却不是兵器。” “借着营地上的篝火,卑职看到,他们拿的是铁锹一类的器具。全体士卒于营中休息了一夜。天微亮时离开。离开时选了部分老马拖着大批麻袋。” 陆玉慢慢抬眸,“铁锹?” 正说着,郦其商掀开谒舍的厚帘进来。 “孟怀,有什么事吗?” 郦其商见斥候也在,“不是多大的事,先让斥候说吧。” 陆玉眼神示意,斥候继续道,“今早我和守日斥候交接,他已经跟随出动军队的行踪了。想来,这几日桂阳军的异常,应该很快就可以查到了。” 陆玉点点头。“辛苦了。去庖厨领些早膳充饥吧。” “谢殿下。” 守夜斥候离开,陆玉看向郦其商,“怎么了?” 郦其商眼色忧郁,“将士们总是问我长安援军何时到达……之前还能搪塞过去,现在天愈发冷,大家也倦了,士气也消减许多。” “殿下,我昨日查了下官仓存粮。现在冬日已至,粮仓不能只对军队开放了,全城百姓都要过冬,还要拿出一部分赈济穷苦民众,他们是最容易挨不过冬天的。若是不开战,粮草还可撑不到一个月。若是来战,难说了……”郦其商声音低下去。 “殿下,除了斥候,还有其他办法递信进长安吗?” 陆玉微垂着头,缓缓摇头。递信通道被截断,等于将梁阳生路截断,只能不断尝试。 气氛沉重,即便屋里烧着地笼也难以暖身。 郦其商见陆玉低沉,不愿再给陆玉添压力,转移话题,“最近青平河比往年要活跃,引来了不少鲜鱼,百姓们都去河边抓鱼,打算煮鱼汤过冬。” 陆玉缓了缓,“那我们也抓点吧。” 趁现在还能有点肉吃,等到哪日弹尽粮绝,连吃都没得吃了。 郦其商笑笑,“我已让家仆去了。晚些送到王府来。不过听他们说今年青平河没去年那么凉,往常一到这个时候,虽然还不到结冰的地步,但也寒凉刺骨了。今年下水摸鱼居然也还好。” 奔腾的水有活力,不会结冰。流速缓慢的寻常河水会在入冬后渐渐缓势,在越发降低的温度中慢慢结冰。 青平河是梁阳的母河,但不是单支河,陆玉随口问了一句,“青平河的主干是哪条河来着?” 郦其商道,“黄河。” ———— 守日斥候一路隐秘跟踪桂阳军一日,终于抵达桂阳军的目的地。 此处傍河,便是那青平河母河,黄河。 看火堆和帐篷,桂阳军在此处已有些时日了。 守日斥候爬上高处观望。桂阳军在黄河一侧划了区域,挖开了一条河道。河道已成型,已经湿润有水迹,只是黄河水迟迟未引进河道,是因为桂阳军在河道上筑起了一座堤坝。 大部分人都在堤坝上忙活,河道看进度已经完成了。 怪不得出门带铁锹,原来是出门忙工事。 守日斥候观察一会,心道,怪哉。难道桂阳军饮水不够,要打长期战,在此蓄水调用吗? 满腹疑惑无可解。 守日斥候忠于职守,用绳索将自己的腰固定在树冠粗枝上,隐蔽自己,紧盯敌军的一举一动。 沿路他已经留下标记,守夜斥候会沿着他留下的标记找到这里,继续和他交班盯梢。 临近中午,桂阳军工事停了停,起灶做饭。一群人集中空营地上,这使得守日斥候能更清楚的看清桂阳军不辞辛劳筑起的工事全貌。 这会人少了,堤坝整个显露出来。 比左斥候想象的更高,而且已经蓄上了水。 他在树上已经可以看到堤坝半满的水位,几乎……像一口湖泊? 桂阳军要这么多水做什么? 黄河腾流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