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3页)
。 “按规矩,有贵客莅临总坛,这第一顿饭要设蘑菇宴款待。教主刚好外出人不在,只能我来作陪了,还望二位见谅。” 苏锦多:“白老板太客气了,我和婉儿还要多谢您的收留。” “欸,世子爷说这话就外道了,咱们同属于蘑菇教,便就是一家人。 世子爷聪明绝顶,这次策划的案子虽说到后面遇了些意外,收尾不够完美,但总体来说很成功。 教主对此十分满意,赞世子爷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日后世子爷得教主器重,还望多多提携在下。” 白思富再三作揖,看得出他对苏锦多很是尊敬和钦佩。 三人又互相恭维客气了一番后,才在桌边落座。 此时菜已经上全了,屋子里飘散着异常鲜美的香味儿,勾得人口腹之欲大开。 这所谓的蘑菇宴还真是道道菜都有蘑菇。 最扎眼的一道就是桌子中央高高耸起的一盘炸蘑菇,鲜蘑裹着面糊儿,入热油炸过之后呈金黄色,咬起来表皮酥脆,里面柔嫩多汁,口感有几分似肉,却比炸肉更好吃。 另外还有清炒蘑菇、蘑菇炒蛋、山鸡蘑菇汤、蒜蓉蒸蘑菇、海鲜蘑菇羹等等,主食也与蘑菇有关,鲜肉蘑菇馅儿的包子、馅饼和馄饨,肉有鸡肉、羊肉、猪肉,分别与不同的蘑菇和在一起做馅料。 总之一顿饭吃下来,让人心满意足极了。蘑菇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鲜”,是其它食材所不能替代的,难怪“山珍”会排在“海味”前头,当真是令人着迷的鲜美之味。 对于餐桌上所用到的蘑菇,苏锦多只认其中几种,比香菇、花菇、草菇、鸡腿菇等,余下多半数的品种他并不知晓,去问白思富,他也不太清楚。 “这些蘑菇若没烹饪过,我或许还识得,做成菜来,我这笨嘴还真唱不出太大区别。” 白思富告诉苏锦多,很多蘑菇都是教主找到或种出来的,告诉大家能吃,大家也不知道叫什么。 苏锦多:“教主很喜欢种蘑菇?” “那当然,不然咱们就不会叫蘑菇教了。可不能小瞧这些蘑菇,无毒的各有各的美味,有毒的各有各的致命之处。” 苏锦多点点头,对于教主研究磨蘑菇的劲头表示钦佩。 “吃饱了!”白思富放下筷子,招呼苏锦多和陈婉,“我带你们到村子里转一转,给你们介绍一下。” 村子不算太大,建在山坳之中,四面环山,景色宜人。房舍多为木屋和土夯的草屋,院子也大多都是用篱笆围着,鲜少见谁家用石头砌屋子或院墙。 建造木屋所用的木头成色比较新,看来这村子临时建了没多久,应该也没有久住的打算,所以整个村子的建造都没怎么用石头。 村里没有老人,年轻人居多,还有一些是中年人,孩童只有六七名,年龄都在七八岁的样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凑在一起四处疯跑。 之前苏锦多听到的孩童嬉戏声,便就是由这几个孩子发出来的。 白思富给苏锦多介绍完各家的情况后,就带着他参观村东头的那一排长房子,村里人都叫这排房子为蘑菇房,里面种满了各种蘑菇。每间蘑菇房的门口挂着木牌,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来排序。 白思富只带苏锦多和陈婉去了甲字房,里面种的蘑菇多半能吃,其余一些不认的也无毒。 余下的蘑菇房苏锦多也想参观,白思富正犹豫是否答应的时候,一男童兴冲冲跑来告知白思富教主回来了。 白思富马上高兴地对苏锦多道:“我带你们去见教主。” 苏锦多随白思富走向村里唯一一座毗邻小溪的宅子。 篱笆外远远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