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第245节 (第2/2页)
“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孩子好强些,我知道。” 他看着红豆,自己的宝贝小孙子,也就没有脾气了。 自家的晚辈嘛,自己忍让些也就罢了,没得为这点事情生气。 张大春心里想,算了,亲家两口子这样读书做官的,都不是他那女儿的对手,他以后还是少管老三的事情。 今天差点还把自己给搭进去,得不偿失。 晚上张珠珠对李弗说:“你看看这是什么世道,我给我儿子起名,我还要被两个爹教训,真是的,这明明就是我肚子里出来的孩子,你们全都没受苦,便宜全是你们占了。” 张珠珠越想越生气,在李弗胸膛上使劲拍了两下:“你也是,你占的便宜最多,你是痛快了,我辛辛苦苦十个月,你去书房睡去!” 然后李弗又挨了两脚踹。 李弗:我去书房? 为什么? 凭什么? 这是什么世道? 他要去睡书房? 第314章 半斤八两 李弗在书房睡了一夜,第二天张珠珠看他,还是很不顺眼。 作为一个爱妻如命的人,李弗哪里受得了这个,独守空房,看着妻儿一起欢笑却不能参与,这是李弗不能忍的。 第二天朝廷商议说派个臣子去接应太子和宋家人回京,表示一下对太子,尤其是对宋家的尊重。 李弗对皇帝提议,说让自己的父亲,李启去接应吧。 旁人觉得他徇私,李弗就说内举不避亲,李启是他的父亲不错,但这些时候从未出错,资历也跟宋将军相当,不会有错漏。 李启以为这是儿子抬举他,他很高兴,想着手里还有编修前朝国史的事情,就想推辞。 李弗硬是没让他爹给推脱了,皇帝派了李启出去办事了,没一个月回不来。 李启颇不高兴,对林文婴说道:“编修史料也是天下大事,我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待过,三郎真是,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心思,非要把这事推到我身上。” 林文婴年纪渐渐大了,看丈夫是瞧不上眼了,看儿子还是很得意的,说:“你年纪大人,人也糊涂起来,咱们李家是陛下的心腹,宋家那一家子回京,是要好好查问的,旁人是可能糊弄过去的,咱们家却不行,我看这不是三郎的意思,这就是陛下的意思。” 李启一听这话,沉默了好半晌,说:“诶,你这么说也有些道理,如今朝中能用的人确实不多,这事就是非我不可了。” 林文婴看了丈夫几眼,没再说什么,第二天给他收拾了些东西,第三天就送出门去了。 公公一走,张珠珠心情还挺不错的。 她这公公也不是个坏人,就是现在男人的老毛病,轻视女子,从前在张家村就能看出来了,张珠珠这回自作主张给儿子起名,可是叫他气得不轻。 张珠珠也很不爽,尊重长辈是一回事,但儿子是她生的,起名字又不是什么大事,人她都生了,起个名字还要被连番教训。 换了谁都不能痛快。 隔天张大春和吴贵娘在家里吵架。 张大春去外头看戏,还多给人家捧场钱的事情,叫吴贵娘知道了。 还瞒不过,吴贵娘是和邻居一起出来,当场撞上的。 张大春的头发都被薅下来几根,吴贵娘想着以前家里的钱都藏着,他们娘几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结果省到现在,叫张大春给白白送人了。 看戏不要紧,吴贵娘也看,但是多给钱,吴贵娘就要疯了。 之前张大春跟个寡妇不清不楚的,吴贵娘还要让张珠珠这个当女儿的来给自己撑腰。 现在不用了。 她吃穿住都是几个女儿顾着的,没花张大春一分钱,腰杆儿也比从前挺得直溜了。 夫妻俩当场推搡了几下,回到家后,更是大吵了一架。 张金金和张银银,并其他两个女婿手忙脚乱地劝着。 张大春不觉得自己有错,说自己看戏,也不干什么,如今家里也不缺那两个钱。 吴贵娘非常气愤:“不缺钱,什么不缺钱,小宝现在也大了,以后要成婚,你不得给准备聘礼吗,你当这是在村里呢,二两银子能娶到一个媳妇?” 张大春说道:“那孩子还读书呢,我一共花出去还没有二两!” 张大春可能是比从前手松了一点,可姓铁就是姓铁,他真没有花出去多少。 吴贵娘眼睛瞪大:“你现在花二两,明天就花二十两,后头就花二百两,你们男的什么毛病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瞧着隔壁钱老二在外头娶了个小媳妇,生了个小儿子,你眼红呢!” 张大春气愤:“你怎么能这么给我泼脏水,孩子们还在这里呢,你不要胡说八道!” 吴贵娘眼眶一红:“我就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是,我没用,我就生了小宝一个儿子,我不中用,你要找就找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