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王万万不可! 第126节 (第2/4页)
留一般重要,在他们的父母官还未被换下的时候,与其说那些城池是大王所属,不如说那些城池只是暂归到了大王治下,他们知道大王,大王也知道他们,但双方一直都是互相独立、互不干涉的,若有余力的话,我自然愿意派兵前去解救他们,但这十万是大王留给陈留的,不是留给整个淮水之北的,若将这十万人分开,怕是两边都保不住了。” 宋铄知道高洵之说得对,但他就是感到非常焦虑,焦虑的他都想去拔自己的头发了:“不行,我不能丢城,我可是临危受命,萧融选了我,我不能第一次就丢城啊……” 所以这才是宋铄死活不愿意休息的症结所在,他怕自己一休息,事情就开始不受他的控制了,而他不想让萧融失望。 敌人在暗处蠢蠢欲动是很明显的事,仍旧留在北扬州的驻军,说申养锐已经不在淮阴城了,也不知道他去哪了,不年不节,一位大将突然被召集走,为了什么不言而喻。 不过雍朝一直都是这个德行,突然制定一些计策,临了临了,又撤回了这个计策,朝令夕改都不算什么了,他们甚至干过在大军出征之后,马上就要到达敌方城外的时候,又把大军叫回来的事。 以前高洵之会在心里批判雍朝人反复无常,难当大任,而现在高洵之会在心里感叹,钱真多,就是有钱才能这么玩一样的造作啊。…… 宋铄不听劝,那高洵之只能用强的了,他把宋铄的公务都分给了别人,又在那些文集之后就来投诚的士人当中挑了挑,挑出四个还算不错的,让他们都过来帮自己的忙。杂务全部分发下去,宋铄和高洵之手里就只剩下重要的公务了,比如怎么布置城防,怎么打探城外的消息。 他们做了自己能做的,如果真出现意外,那也不是他们能阻止的了。* 宋铄的顾虑萧融其实也有,但担责任的又不是他,所以萧融心态好得很。…… 他跟高洵之想的差不多,只要陈留安好就行了,那十万人无论如何都能撑到屈云灭回去的时候,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再加上他已经给小皇帝写了信,小皇帝虽然人微言轻,可他至少是皇帝啊,在孙仁栾左右摇摆之际,他这个皇帝外甥的话,很有可能就能加重一侧的天平,孙仁栾是个聪明人,他会知道不攻打陈留才是明智的选择。 最多将注意力放在陈留上一盏茶的时间,然后萧融就继续去想他的偷袭大计了。 虽说这计策最初提出来的人是屈云灭,但屈云灭的版本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经过萧融不断的改良,现在已经是5.0版本,距离公测上市已经不远了。…… 屈云灭的原计划是经历一天的恶战,然后再马不停蹄的赶去盛乐北门,爬上他们的城墙,杀光遇到的每一个人。 先不提从鲜卑南门到北门究竟有多远,屈云灭这个我即世界的毛病真是一点都没改啊,他觉得他能在恶战一天之后还有精力连夜狂奔,那底下的将士们就应该也有这个精力。 人人都说骄兵必败,但疲兵还不如骄兵呢,兵法里面都是教将领如何将敌人的兵马变成疲兵,到了屈云灭这倒是反过来了,他想直接带着疲兵上战场。…… 所以不可能,一天完成这个计划,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个过程最起码要持续七天,期间需要几位将军合力控制好节奏,既要赢了鲜卑人,又不能让他们看出来自己赢得很轻松,需要给他们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自己还有翻盘的可能。 这样做是为了引出更多的鲜卑军队,如今盛乐城内部还有好几万人,全都是慕容部的精英们,慕容部在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权力腐蚀之后,也差不多已经烂到根上了,但有一点十分悲伤,雍朝贵族烂且怂,连萧融这样的都能一剑戳死三个,而慕容部的贵族虽然烂,可人家照旧能打,哪怕是大腹便便年过半百的慕容部男子,给他一匹马,他照样能上阵杀敌。 这本该是他们整个民族的骄傲,然而无数的例子证明了,光能打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