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0章 (第1/2页)
“看来,苏小姐对老霍很是欣赏啊” 说完,何先生面露吃味的表情。 苏暖知道何先生,有意转移话题,也不戳穿,随着他的话,接着聊。 商场就是这样,在达不到最终目的之前,要懂得审时度势,一味咬着不放,不是聪明人会做的事情。 “说到慈善事业,您和霍先生都是前辈,晚辈也为沪市做了一点事情” “哦,苏小姐,也在做?” “能,在内地的苏氏集团每年都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润,来支持慈善事业” “苏小姐,大善之人” “谈不上什么大善,只是在自己有能力的范围内,另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谈到慈善事业,何先生难得透露出几分兴趣,开始与苏暖探讨起来,他觉得苏暖可以给他许多新的想法。 “有人说商人做公益的满腔热血就和他当初创业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另一种,则是为了改变他人的命运。苏小姐,对此怎么看?” “慈善的方式往往是给钱。 一直以来都有人说商人都热衷于出现在慈善的舞台上,致力于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地方和人,而他们帮助的方式往往都差不多:给钱。 那么给钱,建学校,真的能改变他人的命运吗?把商人这个概念拉大一些,是整个市场推动着慈善业的发展,那么慈善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它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的一部分,这时候,你认为“慈善”是完全“慈善”的吗? 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府在进行援助的时候,往往都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援助目的不是吗? 既然如此,谈何能改变他人命运之说?” “说的好,你认为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援助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我总结了一下原因。 我最困扰就是一点,慈善事业做的缺乏反馈机制。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扶贫行善则没有。 举个例子在市场里,一碗牛肉面10元钱,顾客吃完后有两个选择:继续吃,或者离开。看到顾客离开后,作为商人,也有两个选择:要么提高质量,要么降低成本,否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但是慈善事业却没有这样的反馈机制。白送一碗牛肉面,肯定有人会要,不管质量如何。下一碗还是白送,要不要?一般人都会说还要。但做慈善的人并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你说的很好,每年我们何家拿出那么多钱出去帮助人,连一个回声都没有,我们的本意是,在自己的能力里,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变好,可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但是,后来我也想明白了,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做慈善也不是为了得到回应,只要做到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