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3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1节 (第2/3页)

整齐齐,谁也跑不了),但还是得尽量低调行事,掩人耳目。

    此刻,曾获封茂陵尉、亲身督查参与茂陵地宫建设的张汤,就派上了用场。

    他将根据茂陵最初的设计图纸,找出一条最为安全的道路,带领一众锐士劲卒前往。

    刘彻本想过去凑热闹看看,这种活着见到自己陵墓的机会可不多,他很想亲眼见证一下自己大半生塑造出来的得意之作。

    但这时,石勒大军已经开始拔营启程,刘彻只得留在了长安城中坐镇。

    出发前不忘嘱咐张汤,此番务必雁过拔毛,寸草不生,比犁地还干净。

    甭管看见什么金银铜铁,不要纠结,全部统统带走,哪怕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砖头也别落下,先带回来再说。

    张汤一凛,领命告退。

    放在旁的时候刘彻可能还会斟酌一下,但此刻,他毫不犹豫。

    眼下大汉复国的局势委实称不上乐观,名将们再能打,也得有强大的国家实力支撑。

    而且这些陪葬品也不仅是眼下充作军资使用,未来江山光复,南北一统,各种休生养息,肃清吏治,还民安定,将自汉末三国以来的百年乱世秩序重新恢复井然,这些都需要花钱。

    别的不说,北方战火纷飞,遍地丘墟,要想安顿好百姓,得重新营建房子,规划街道城池吧。

    要劝课农桑,安置流民归位,那就得给他们发放生产工具,市井营生也得重新经营起来,让百姓有事可做。

    还有修学府,治太庙,建医所,发放安抚款项,国家出钱赡养一些老无所养者……这么多地方,哪里不需要花钱啊,朝野上下有无数的窟窿亟待填补。

    反正陪葬品在那边放着也是放着,何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是他作为大汉天子,理应为大汉做的。

    ……

    另一面,后赵政权自立为王的天子石勒,正在率领他的军队从晋阳出发,疾驰向长安。

    打的本是一个前后夹击的主意,约成汉政权的成都王李雄从汉中出发,约期渡河同攻关中。

    他哪里知道,成汉早就被姜维率军如履平地般收拾了一遍,兵锋所向,十荡十决,就连发出来的音讯也俱是伪造。

    故而,他一经出征,直接就堕入了敌人的计谋中。

    姜维自己对蜀地的崇山峻岭无比熟悉,一山一水尽皆了如指掌,一路势如破竹打入成都城下,预估着接下来攻破成都,必然是一场恶战。

    哪成想,刚摆好兵马准备到城下喊话,就听见上方传来了一阵地动山摇般的欢呼,城门径直洞开,为首的李雄笑容满面地跃马而出,拱手作揖道:“欢迎大将军归蜀!”

    姜维徐徐扣出一个问号:?

    甚至心里有点愤懑,大家都是蜀人(精神上的也算),他颇有些恨铁不成钢,这李雄怎么骨头这么软啊。

    李雄热情得让他有点招架不住,好像他不是来打架的,而是上面领导下来视察的。

    还指派了一位诸葛武侯时期的小吏来接待他,就是后世桓温伐蜀时遇见的那位,曾长叹“丞相在时,不觉有异,丞相去后,未见其比”。

    小吏见到姜维,自是一番恸哭落泪:“季汉遗民,不图今日复见大将军!”

    这一哭,如同放出了什么信号,整个进城的道路两旁都响起了哭声,层层叠叠地翻涌。

    就连李雄都忍不住眼眶泛红,抬袖拭了一把眼泪。

    刹那间,姜维沐浴在哭声中,险些以为这些人准备给自己送葬。

    还是李雄给他解释了一番,说,成汉政权自他以降,朝中高官重臣,几乎都是当年季汉时期的遗民。

    姜维又结合了一下自己之前看过的史书,总算弄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