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节 (第2/3页)
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呢。 笑死,根本毫无效果。 但即便他们实际上没损失什么,刘群的背叛也是完全不可原谅的。 刘彻见卢谌还是欲言又止,索性随意挥了挥手:“越石心里清楚,新生的帝国经不起太大的动荡。况且刘群的命是命,之前战死的同袍、枉死的百姓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最终,他一定会选择斩刘群以示天下。” 这无关什么名士作风,还是政治家行为,纯粹就是每一个合格的帝王领袖都会做出的抉择而已。 卢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我就是担心这个啊,理智上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但心里还是会很难过的吧。” 而且,刘琨的全家、还有他兄长的全家之前都死于乱兵,从此便真的只剩他一个人了。 尚未走到最高处加冕,就已孤绝不胜寒。 小朋友未免太过于多心了,刘彻拍拍他,不作一词,转身离去。 …… 事实证明,卢谌的担心果然没错。 刘琨第二日一早传诏升堂,下了击杀令。 刘群没想到他爹这次居然真的会取他性命,还以为自己会被无限包容着,终于忍不住慌了,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父王,我错了,你救救我,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在场众人皆对他怒目而视。 刘琨身形清寂,神色平淡,孑然立在殿前,赤色衣衫若一片流动的晚霞绯云,迎风翻飞,勾勒出虚幻跃金的光影。 他始终没有回应刘群任何一个字,只是衣袖下的手指微微握紧。 刘群见得不到回话,整个人都开始崩溃,最终甚至破口大骂起来,要多恶毒有多恶毒。 直到被拖下去当众斩杀,伴随着一声惨叫,叫骂声终于消失不见。 郑成功挥袖拂去了风中弥漫的一缕淡淡血腥气,安慰他说:“有些孩子注定是冤孽,来到这世上就是一种错,你对他再好也没用,看开点吧。” 世上居然还有人跟他经历一样惨的,他顿时就平衡了啊。 刘琨接下来的表现还挺正常的,朝会议事,处理政务,规划战略,依旧是十分高效,有条不紊。 众人观察了一整日,未见有任何异常,悬着的心总算是稍微放下,各自散去。 哪料得,这一晚刚入深夜,众人刚睡下,便听见一声悠扬的箫声如泣如诉,在夜风中寂然响起,久久回荡,一缕缕音调直冲天灵盖。 正是刘琨夜中难寐,心事重重,遂披衣坐起,坐在寝殿阶前吹箫。 须知禁宫深处,三更鼓后,落针可闻,整座皇城都已经陷入了沉睡,谁敢在此时发出声响? 刘琨作为两晋时期最出众的音乐家,琴、箫、羌笛、琵琶、胡笳无所不精,尤其擅长吹奏悲音。 当年守卫晋阳城时,匈奴数万大军围城,他陷入了极端孤立无援的境地,并不慌张,只是静立在城头的风霜中,吹了一夜的胡笳,皆为思乡曲。 那是征人夜泣,青灯独坐,在黄沙明月、天地苍穹之间飘然回响,不绝如缕。 数万匈奴兵被勾起了思乡之情,在曲中纷纷含悲堕泪,恸哭不已,到天明时便退兵离去。 一曲胡笳守孤城之事,堪为千古绝唱,是何等的流华蕴藉,又是何等的风度无双。 可想而知,刘琨的悲曲究竟有多么大的杀伤力,多么扣人心弦,搅起情绪千丝万缕纠缠。 这一夜,刘琨想着死去的刘群,和许许多多埋骨在乱世中至亲故友,忽觉悲从中来。 他抬眸望着身前沉睡的宫阙,新雪过后,明月便显得格外清绝,将一座座沉睡的殿宇飞檐映得犹如通透的美玉。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一切都是消沉而寂静的,冷风穿过回廊,卷着树梢一片薄若蝉翼的月光飘落,萧然抚过衣襟。 他伶仃坐在那里,任长风灌满袍袖,苍白的手指握着玉箫静静吹奏,许多年浩渺岁月便也在指间沉淀了,抖落苍凉不尽的回音。 这一首玉箫曲,当真是吹裂金石,声遏行云,犹如海潮般翻涌,洒落了星星点点的流光雪絮。 如此一来,非但是平阳公主和刘阿斗的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