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节 (第2/3页)
美的韵律。 顺着琴声和乐声,沈约终于找到此地,将一众在风浪颠簸之中的名士,以及小朋友们都通通打捞了起来。 萧纲为每一个人都递上了毛毯和热茶,又递上了新的衣衫,刘令娴在一旁热情招呼:“各位冻坏了吧,快暖暖身子。” 众人本在瑟瑟发抖,见他如此,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刘令娴那云鬓花颜、姝丽翩然的身影,萧纲那忧愁低眉、温软似水的风度,也如同温暖的阳光一般照耀着他们的心田。 坐进船舱中,几杯热茶饮尽,气氛逐渐恢复了热络。 谢安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原原本本并无差错,便一振衣袖,澹然微笑道:“继续出海!” 他可没有忘记本次出海的目的,是要开家庭诗会,教导陈郡谢氏各位小朋友的。 哎,还要继续出海吗,沈约有点惊讶,但转头见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疑虑,便也点点头同意了,将船桨交给了陈郡谢氏的船夫。 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但到底是什么呢? 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 “一定是你太紧张了,这才出现了幻觉”,曹雪芹见他在甲板上不住。走来走去,晃得人眼花,只得将他拦住,“坐下歇歇。” 沈约坐到他身边观看,见他拿着纸笔,浩浩荡荡记了一长串东西,不禁讶然道:“此为何物?” 曹雪芹将纸掀开到了下一页,微笑道:“是对于方才我们将众位名士打捞上来的过程的全记录,我等会要效仿十二钗,推出一个东晋十二美排行榜,这些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休文若是有空,记得也帮我写上一些。” 沈约点头,表示会多多留意的。 然而他一转身,还是不对:“我好像真的忘记了什么。” 曹雪芹见他今天还没完没了了,转眸望向刘令娴,示意她快点想办法将沈约带走,莫在此处制造焦虑。 刘令娴拿出一本笔记,上面是最近编纂文选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先生在刘宋位面躲了这么久都见不到人影,我有一些事想请教先生。” 沈约谈到正事还是非常认真的,当即就携她的手进了船舱,早将别的事抛之脑后。 而此刻…… 千里之外,杜牧正站在一处完全陌生的地方,眉头紧皱。 不是吧,他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的队友呢,有没有人过来知会一声啊?! 【作者有话说】 全场最佳:王莽,永远带着他的瓜,走在万朝前线 第147章 杜牧一进场, 就掉落在一只典雅精美的兰舟上。 四周波纹碧皱,大雪皎然,小舟未置船桨, 一派自在地随着融化的雪水飘动,悠悠然如白鸟般轻盈回旋,莫知将去往何方。 杜牧:“……” 该谢谢天幕没有将他投放到水中央吗? 他见此舟如此闲适, 甲板上搁置着琴书笔墨若干, 料想舟中必是高人所居,当即轻轻走了过去, 预备叩响舱门。 手方举起, 里面便传来了一道懒洋洋的少年声音说:“船入江中,距离嘉宾家中已然不远, 官奴也当收拾收拾准备登岸了。” 杜牧听到「官奴」的称呼不禁一愣,心想这是何等虎狼之词。 待下一刻,里面传来了小童清脆的应答声,他才反应过来,哦, 在这个年代, 官奴也是王献之的小字。 小王献之裹着毛绒绒的白狐裘,看起来很小一只, 眉眼却是灵动无比,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灵秀之意。 正盘腿坐在窗边,翻看一卷王羲之的书法手札。 他的兄长王徽之以一个极其散漫的姿态躺在榻上,长发散落,衣襟半敞, 主打一个不拘小节。 王徽之见幼弟一直盯着手札不放, 便挑了挑眉:“官奴看出什么来了?” “阿父好看”, 小王献之指向王羲之的行书手卷,又伸出嫩白的手,在一旁王徽之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