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_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1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161节 (第3/3页)

口了,为什么不叫醒他呢?

    江雪律茫然地下了车。

    ——

    案件发酵需要一段过程,梁晟信心十足,只是他唯独没想到,事情会发酵得那么快。确认侧写的正是自己儿子,傅家夫妻俩当天晚上就出门报警了。

    傅父一进警察局,先说了自己要报警,说着说着忽然激动得口鼻喷火:“我们想知道这篇侧写文章是谁写的,一直在骂我们,都没有停过!”

    这名先生大发雷霆的样子,小蔡不得不引起重视,他接过手机认真看了一遍,解释道:“这位先生息怒,这篇侧写原文是蔡教授写的,蔡教授是互联网上一名小有名气的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他没有骂你们。”

    至于文章是警局内部一名内勤文员紧急捉笔的,字字句句没有精雕细琢但也如实复述,根本不可能存在骂人的词汇,一定是这位老先生敏感了。

    那名负责发文章的小警员,听到前台吵闹,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走出来为自己辩解:“发之前我都给领导看过的!没有威胁、辱骂等词汇!”他们公安局也不可能做这种事!

    这一吵闹把绝大部分警员都吵来了,梁晟正好回局里,“怎么回事?”

    傅父激愤难当:“他是没有骂我们,可他说的一点也不准!还说都是父母的责任!怎么就不是骂我们了?”高敏感的傅父完全破防了,“另一篇江专家的是什么人,他怎么什么都知道?”说起这个,傅父脸色有些微妙,正是对方什么都知道,他口气下意识收敛。

    这个姓江的专家,一定是一名温和有礼的学者,他洞悉了人性,更透过阅读者的文字挖掘出他们内心不断想要隐藏的辛秘。

    很难形容夫妻二人的心情,两篇侧写放在一起,看热闹的人就看一个乐子,真假难分,真相中心漩涡里挣扎的人难受欲死,不敢相信警方居然掌握那么多,他们一点侥幸心理也没有了。

    一边被这个蔡教授内涵,一边又被这个江专家安抚,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贯穿下来,也让他们升起了报警的念头。

    “我来报警,我儿子可能就是你们要找的连环杀手,你们侧写得没错,他从小就与众不同,他最早的杀人行为追溯到少年……”

    什么?

    凶手父母真的来报案了?三大队的人心里一紧,杀人犯罪史最早能追溯少年时期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学术领域常常会争论一个话题,小孩子是否天生就坏?

    傅父先问了一句话:“这份左上角的侧写是谁写的?”

    梁晟看了一眼,这篇文章小警员写出来后,第一时间给局长看过了,他在旁边阅览过。这一遍是第二次,越看他越心生满意,比平时写的官方文字好读多了,最起码不会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这是蔡龙教授写的,他写的难道有问题吗?”警局一半以上的人都站蔡教授,毕竟蔡教授的履历实在非凡,说话水不代表人家没有真才实学,“蔡龙教授,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和犯罪学研究硕士证书,他在警局内部没有担任职位,在互联网上却是小有名气,还曾在华南警校担任过教授,他专门研究过不少犯罪者和连环杀手。”

    “下一份侧写反而是一名没有任何学位文凭的普通学者写的,他甚至不是犯罪学领域专家,我们一开始都不打算录入。”

    你就说这些名头唬不唬人吧!傅家父母被镇住了一时半刻,如果不是他们意志足够坚定,很可能心生动摇。

    梁晟是故意为之,江雪律告诉他,可以将两份侧写摆在一起。单独一份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蔡教授的常规侧写没有错,可他撞上了真正的连环杀手才错得离谱。人拥有百面,从不会千篇一律,更不会循规蹈矩。fbi进行犯罪心理侧写时常常是想找到共同的规律性,可当他们废了千辛万苦真正抓到凶手,会发现每一名连环杀手都在共同的规律上衍生出了独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一根枝芽。

    连环杀手真的有模板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更别提新时代的连环杀手,吸取了无数前人的精华,他们在致敬之余,后浪更比前浪强。

    傅明川正是一个非常规的连环杀手。

    两份侧写摆在一起时,傅家父母怒火中烧,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辩解,因为他们不想在凶手落网后,遭受千夫所指。

    “错的!全是错的!你们警察局有眼无珠,下一份侧写才是对的!”傅父情绪激烈,“第二份侧写才是对的!”都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怎么可能不是对的!

    傅家父母被请入了室内,负责记录的警员连忙拿出笔记本和圆珠笔,严阵以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