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第2/2页)
就只有她亲自出手了。 也是时候给这些妃嫔们上一课,让她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宫斗了。 崔嬷嬷默默的在心里给冷妃点上了一根蜡烛。 京兆衙门外的公示栏上,贴上了告示,上面写着昨天的募捐金额,总共是一万八千二百五十五两三钱银子。 所以,所有人加起来,还没有冷落月一个人捐得多。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寻常百姓也不富裕,昨日捐款的,也只是京都的一小部分人而已。 募捐义演其实也就是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将奉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元百姓是一家,这些理念传递出去。 为西州灾民献爱心的活动还没有结束,京兆衙门外搭起了个棚子,棚里摆了桌子和募捐箱,坐着一个衙门的主簿和户部的员外郎。 想要捐款的,就可以去找他们捐款,他们还会登记上捐款人的名字,日后会把这些名单贴在告示栏上表彰感谢。 第334章 狂野书生视金钱如粪土 一下职,文武百官便出了公廨,也不骑马了,直接三五成群的闲聊着往京兆衙门而去。 昨日募捐义演时,他们都在上职未能前来。这募捐是朝廷搞的,昨日冷妃和小皇子还都来参加了义演,号召大家向西州的百姓捐款,他们这些为官的,自然应该带头响应号召。 不坐车轿,步行而来,也能让百姓看到他们也来捐款了。 大臣们捐的数很平均,都是一百两或者两百两,不算多也不算少。 捐少了面子上不好看,要被人说小气。 捐多了也不好,一个三品官,一年俸禄不过才一千二百两银子,要是你想拔尖儿捐个千儿八百的,百姓就该怀疑你是不是收受贿赂,搜刮民脂民膏了。 京都的商户见官员们都捐款了,也纷纷前去捐款,商户有钱,自然便比官员们捐得多。 长安王想要做那个拔尖儿的人,想让百姓看到他的仁善之心,便让管家去捐了五千两银子。 然而,百姓的关注点却是长安王为什么那么有钱? “长安王的岳家是出了名的有钱皇商,比那周家还有钱。当年长安王娶王妃的时候那可是十里红妆,陪嫁的铺子就有二十几间,长安王有钱也正常。” “你们以为这钱,当真就只是来自于长安王妃的嫁妆吗?”一中年男子看着众人问道,脸上明晃晃的写着“天真”二字。 “兄台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中年男子喝了一口茶问众人:“去岁,江洲因何水患?” “因为江洲知府贪墨了河堤款,驻修堤坝的时候偷工减料,以至于堤坝不堪一击,故而造成了水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