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第2/2页)
,等待间竟等来青田帮“离”字部数百队伍,带着足量火器,由霍青桐领兵而至。她既惊且喜,意外道:“怎么来得这么快?” 霍青桐笑道:“你爹又在忙着从江南运什么石头入京,我把人分在船队里,早早在京畿等着,一收到你消息,就立即沿水路北上。”她征战无数,自然知道先计后战的道理,此时支援之迅速,远超季卷预料。她问道:“信中语焉不详,你急着要人,是吃了败仗,还是又突发奇想,有了新战略?” 至今想起她引诱杨莲亭一事还很难压住嘴角的季卷闻言大笑,得意洋洋,向霍青桐说起此事始末。等霍青桐听到东方不败两人已北上刺杀辽国皇帝,纵是素来心有定计也不禁吃惊道:“你确信他们能做到?” 为省时间,这些交谈都发生在赶路之中,如今已近盐场,季卷抬眼望望自加高的墙垛上冒头的乾宁军,笑道:“无论他们能不能,有他们吸引注意,对我们都是绝妙的机会。” 霍青桐看她片刻,对季卷的野心已有揣度,追问:“打下何处的机会?” 季卷挑眉道:“打下燕京的机会!” 青田帮、乾宁军、连云寨,合计总共三千兵力,即使有先进火器,想要一举攻占有萧太后长居的析津府,并能不被立即赶下台去,难道是件容易的事? 季卷觉得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三千兵力只是暂时,且不论青田帮北上援军,息红泪与赫连小将军也会在沧州内征辟有志之士,因此只要能占据燕京,来日守城,绝非难事。我拟派三百人潜入燕京,等他遇刺消息传至,无论生死,趁军心动摇,便悍起占据开阳门,纳大军入城。” 在众人齐聚的会议上,霍青桐侃侃而谈。戚少商听罢拱手问:“要如何使三百人潜入燕京城中?” “当然是借盐场运盐之机。”季卷掀帘而入,坐到霍青桐身边,笑道。 作为离燕京最近的盐场,三会海口一带每月都要将新制的海盐押运至燕京城内,交付盐铁司。这些驻守的民兵闲时劳作,等运盐日近,便要结队押送海盐。若只是想打下此处河道交汇处,季卷自然不可能履行这职责,但如果目指燕京城,运盐的机会,岂不是正好利于她送人入城埋伏? 她刚结束了与那些辽国降卒的谈判。并不能算谈判,生死在她一手,那些民兵本只能唯唯诺诺,用深重的契丹口音应承,但当她拿出青田帮的上好精盐—— 民兵多从周边百姓中募集,也只是些要吃饭、要养家、要糊口的普通人。与他们谈家国大义,谈辽宋之别,实在是远到天边的事情,他们并不如贵族般在乎到底在谁手下谋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