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9 (第1/2页)
拘谨而慈和的老僧,笑呵呵地道:“殿下言重了。贫僧不过一个扫地僧罢了,陪殿下说说话,亦是贫僧与殿下的因缘。” 秦素闻言,一时间亦是颇为感慨,轻叹了口气,说道:“不瞒师父说,本宫此前寄住的秦家,有一位俞夫人,当年便曾在白马寺静修过” 缓缓地将俞氏当年携子女静修一事说了,秦素复又笑道:“您说,这是不是特别地巧?本宫认识的人,居然与师父也曾有过数年之缘,偏偏本宫又寻了师父过来说话,这不是天意么?” 归远面上笑容未变,合什道:“殿下乃是菩萨心肠,好人有好报,这才能打听到故人当年的消息。” 秦素便笑了笑,摇头道:“这哪里是什么好人有好报,不过是凑巧罢了。” 说到这里时,她蓦地心头一动。 在那一刻,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道纤巧秀气的身影。 阿蒲。 那个在德晖堂做事,据说与佛有缘的小鬟,据说,当年便是俞氏从白马寺的蒲团上抱回来的。 说起来,这件事她已经好奇了许久了。虽然这也并非什么大事,可是今日机缘巧合之下,竟叫她遇见了归远,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借此机会,解一解心中的好奇? 这般想着,秦素便沉吟了一会,终是放轻了语声,问道:“师父当年既是与俞夫人相识,我这里倒有一事相询,还请师父如实相告。” “殿下但有所问,贫僧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归远说道,语声、态度,皆与方才并无区别。 他越是如此,秦素对他便越多了几分敬重,先含笑道了声谢,方轻声道:“当年在白马寺时,俞夫人是不是曾经收养过一个小女孩?” 听得秦素所言,归远的面上便又现出了几许回忆之色,好一会后,方才道:“回殿下,贫僧记得确有其事。那个小女孩是俞夫人从白马寺外讨饭的流民那里买下的。” 讨饭的流民? 秦素面容未动,心下生出了浓浓的狐疑。 不是说是在蒲团上发现的么?怎么到了归远这里,变成了从寺外流民那里买回来的? 俞氏做什么要撒这个谎? 蹙眉思忖了片刻,秦素便又问:“此中详情,师父可知悉么?” 第704章 芦苇深 见秦素很是郑重地问起,归远便点了点头,缓声道:“此事贫僧还是知道一些的。那几年有些地方遭了水灾,逃出来不少流民,他们进不去上京城,便都聚在了白马寺外讨饭。慧明方丈心怀慈悲,便定下了每日放粥。俞夫人便是在那个时候买下了一个女婴,放在膝下教养,待她甚厚。” 秦素安静地听着,面上笑容浅浅,心中则是思忖不休。 除了蒲团之事不大合得上,其他的,倒是和俞氏的说辞一般无二。 或许俞氏是生怕太夫人亏待了阿蒲,所以才给她编了个与佛有缘的身世。太夫人素来礼佛,有了这个身世,其对阿蒲想来会与众不同些。 至少,会比对阿欢好一些罢? 秦素的心里泛起些凉意,复又觉出讥嘲。 现在的太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