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2 (第1/2页)
约摸到了崔颂的意图。 “杨佐史大约不知道——我与郭敬酒相交甚笃,对于他的为人,总归有着几分了解。杨左使尽说些莫须有的折辱之词,我如何能认同?”崔颂缓缓起身,抽出藏在宽袍底下的佩剑。 郭瀚俄然变色,按住腰间剑柄,起身厉喝:“你欲作甚!纵使我二人惹恼了崔部丞,这也是我等私底下的恩怨。崔部丞如何能在此发作,扰了诸位的雅兴?” 第121章 断席 郭瀚抓住一点机会便想反击, 意图将崔颂拉下舆论的高地。可崔颂已非昔日小白, 丝毫不给他任何反咬的机会。 崔颂一剑挑断三人之间的长席, 归剑入鞘。 “郭属官多虑。一言不合而持器行凶, 非君子所为。”崔颂暗着指出郭瀚的“小人之心”, 凛然而立道,“剑为君子之器。颂今日拔剑出鞘, 不为伤人,乃断此席,誓不与同也。” 割席, 即分席相坐。 此时的席位以长席居多, 一席坐着好几人。当坐席者认为同席之人鄙陋失德, 不配与自己同坐, 或是与之交恶, 便会分席以示决裂。 汉时的任安、许敬都曾做过拔刀分席之举。 崔颂做出拔刀分席之事, 比直接辱骂更让郭瀚二人脸疼。 郭瀚心知自己被对方摆了一道, 却不好再做掰扯,既恨崔颂得理不饶, 又恨杨观无能生事。临到最后,恼火无法宣泄,连带恨上主张大局、为崔颂做声的杨修与这一切的源头郭嘉。 杨观瑟惧了半晌, 同样回过味来。眼见已将崔颂得罪,而崔颂趁势发作,半点没有转圜的余地,他索性一咬牙关, 狠下心道:“观生性鲁直愚笨。这次的事,是观莽撞以致行差踏错,有冒犯崔部丞之处,愿负荆请罪。然而郭祭酒一事,观不过是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无侮辱之语,纵然有不当之论,崔部丞又如何能徇私营私,因为观的这些‘看法’而大肆发作?莫非,这天下之人都需得称赞郭祭酒的一番好,而不可有任何旁的评议之词不成?” 杨观做最后的挣扎,意图模糊重点,却听自己的上峰郭瀚咬牙切齿地轻声挤出几字。 “真是个蠢物。” 杨观心中咯噔一响,正不安之际,但见崔颂无半点心虚之意,正气泰然地向他发问。 “且问杨佐史,你与郭祭酒可是同乡?” “并非同乡……” “那你与郭祭酒有过几番接触?对他有几分了解?” 杨观暗道不妙:“虽与郭祭酒分属不同衙府,倒也相处过一些时日……” “如此说来,杨佐史对郭祭酒的了解并不深入,就不知杨佐史从何得知郭祭酒无才无德,不胜无能?” “我亦是从旁处得知……” “道听途说,却以此为依凭,四处败坏他人之声誉——杨佐史,你有何底气能振振有词,反过来质问我?” 杨观心中暗骂,他对郭嘉的那些评价本就是信口拈来,因为上峰郭瀚与郭嘉有隙,他就故意贬低郭嘉,好迎合郭瀚的心思。哪知马屁还没拍上,就引来一个煞星。 他还未想好应对之策,就听对方再度开口。 “曰,‘举贤不避亲仇’,公义之所在,不应该为了避嫌而否认亲友的才德。我正是因为知晓郭奉孝的才能,这才为他作声。于理,为了公义,我不能人让一个才德之士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