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7 (第1/2页)
俩争的脸红脖子粗也不是一次两次。 相权或多或少还在制衡着皇权,但如今却是天子喜怒哀乐间无人敢言。 汲黯就几次三番在天子跟前直言不讳地说公孙弘愈发虚伪,虽为丞相却一味阿谀奉承,哪是国相样子? 就连坐在一旁的阿娇也没放过,说她当谏言天子,岂可如此放任? 汲黯资格老,曾为太子洗马教导天子。 是天子几个老师中最严格的,最是注重志气节操。 天子一向敬重师长,加上就连建元新政中辞官回乡的卫相都在元光四年就病死了,还活着的老师自然就越发金贵。 当下自然是半句都不加以辩驳,汲黯见天子态度如此之好,又不忍再继续说下去,语气轻缓下来说了句请天子三思就走了。 汲黯为人就是太正,才瞧不明白这里面天子和公孙弘的默契,但也因为如此天子愈发觉出这种直臣的可贵。 如公孙弘这等人也有些才华又好用,但却是能为重利轻易动之的。 不像汲黯这种把忠义深刻在骨子里的人,想要叫他改志难于登天。 阿娇也很感慨,她总算是弄明白了前世时汲黯是怎么碍了公孙弘的眼,以至于后来公孙弘要以素有声望之言把汲黯弄到右内史去当官。 那儿贵族宗室居多,实难治理。 后来发现汲黯还真就谁都不怕得罪,该是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反而让宗室贵族们心悦口服。 又借着汲黯给得到神马喜而作乐歌的天子泼冷水的机会,说汲黯大不敬,罪当诛杀。 如此有怨必报,实在是主父偃第二。 只不过公孙弘比主父偃聪明在知道底线知道分寸,知道什么人是绝对不可以动的。 但是既然阿娇重活了这一世,就不能眼看着这些官场倾轧再度发生。 一个人不能过的太舒适,耳边更不能听着的都是些奉承话。 纵然已经走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该时刻保持着谨小慎微之心,听些批评。 晚年的刘彻,正是因为帝王威严达到了巅峰,谁也不敢和他说真话,说实话,他才铸成了许多大错。 阿娇不会让他走上老路,更不会让暠儿长大后想寻个不畏皇权的太傅都难于登天。 ***** 出了正月,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了。 等到二月末时,几乎是一夜之间,春风就带着春意拂绿了长安城内。 宫墙下的厚冰日日受着屋檐下滴落的水滴击打,日久天长地终于也砸穿了。 水渐渐消融开坚冰,化的土地湿润之下冒出新绿几乎只用一夜之间。 云雀三五成群地站在飞檐上卖弄着歌喉,庭中廊下的树木枝条经了春雨似乎也柔软娇嫩了许多,随着风轻轻地飘荡着。 天地万物俱在这柔美的春光中渐渐苏醒,春风满长安城地逛荡着,贪恋着繁华之地的热闹。 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温和潮湿的春风离开了长安,一路北上翻山越岭地到了匈奴王庭。 风儿到的时候恰是朝阳初升的时候,千万束金灿灿的光线照的草原上刚冒出头的格桑花、藏红花、紫耳花愈发娇嫩鲜艳。 风到了草原上,自然得随着驰骋的马群跑个痛快。 等终于累下来的时候,便歇在云端,放肆地嗅着草原上独有的羊膻味。 但似乎这次苦涩难咽的药味更浓重些,风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