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节 大魏皇帝之谋算 (第1/4页)
到了十二月的时候,卫律终于等到了从新江都那边快马送来的情报。汉朝人提出了一个让卫律既高兴又惊忧的要求——想要和谈?可以! 帝位必须去。 换而言之,大魏皇帝是不能再当了。 最起码最起码,不能再对外宣称这一点。 其次,卫律想给自己的太子求娶一位宗室公主的要求,虽然没有被驳回,但也没有得到同意。 对方要求‘倘若贵国诚心尊奉天子,当表诚意’。 这个诚意如何体现,他们一个字也没提。 但卫律明白,左右不过入朝为质、朝贡请封这些套路。 此事,他是清楚的。 毕竟,当年在长安,他可也算统治集团的一员,和三公九卿也曾谈笑风生过。 更紧要的是,大魏右皇帝,对如今那位禀国的大汉丞相,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当年,弓卢水畔,被其打得夹着尾巴狼狈逃亡后,卫律就一直留心研究过那位如今的丞相的为人。 西迁时,正是仗着这份了解,卫律才敢偷偷的与那位刚刚发动了宫变,掌握大权的汉室权臣私下里PY交易,临了又拉了乌孙人垫背,拖住了汉军可能的追击,让整个西匈奴的残余力量得以顺利走出西域,随后攻破康居,进抵沩水,灭亡月氏,最终于大梁立国。 现在,再次遭逢曾经的大敌。 卫律自然知道,如何与其打交道。 也明白,那位大抵是不会对他赶尽杀绝的——灭了他卫律,那位丞相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借口和机会,继续用兵身毒? 难道连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的以暴力来灭国并土? 若是如此,他如何去说服国中士大夫? 旁人不知道,卫律是很清楚中国士大夫的清高与洁癖的。 那些家伙,嘴中动辄就是周公如何,孔孟如何,三代如何。 仁义道德、上下尊卑、忠孝礼仪,更是万万不能丢弃的根本。 不然,何以汉朝要留着西域王国,而不是直接吞并、灭国? 不然,汉人又何必拐着弯,拿着乌孙人、羌人当挡箭牌,自己不去做那些贩奴的勾当? 说到底,仁义、尊卑、忠孝,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哪怕私底下男盗女娼之辈,表面上也得做出一副谦谦君子的姿态。 所以…… 听完了臣子的报告后,卫律立刻就精神了起来。 他挥手召来自己的太子卫河,对他问道:“太子,对此可有看法?” 这便是要考校自己的继承人了。 没办法,当年卫律被困漠北数载,期间,他辛苦培养的长子死于漠北的疫病,次子和从子也都先后死于箭伤。 好不容易得到了漠北那几位的纵容,得以率军与李陵汇合,却又困顿于西域的焉奢、尉黎之间。 于是,等到他和李陵率部西迁时,身边就剩下了三个儿子。 西迁路上,又病死了两个,最终活着跟他来到这身毒的就剩下了排行第五的卫河。 这个儿子很年轻,今年才将将十八岁而已。 卫律为了培养他,一直将其带在身边,耳提面授。 好在卫河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这让卫律稍得安慰。 “父皇,儿臣以为,汉人的条件,绝不可答应!”大魏右皇帝的太子恭身长拜。 “哦……”卫律闻言,眼前一亮,心中颇为欢喜,问道:“为何?” “回禀父皇,我大魏虎踞身毒,兼有百国,又控堪薄天险,有大梁雄城可依,麾下虎贲精锐,足有数十万,汉人轻我,我等何必自轻?” “那汉朝若是果真来攻,我大魏虎贲,必可予其迎头痛击!” 听得卫河的话,殿中的十余位大魏将领,都是暗暗点头。 这些人都是卫律来到身毒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西匈奴西迁,虽然不过十余年,但对这些人来说,却仿佛是一个世纪前的事情了。 他们知道汉人很强,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强? 只是隐约记得,少年时跟着父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