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节 大魏皇帝之谋算 (第2/4页)
狼狈逃离西域故土时的事情。 但这份记忆并不牢固,因为,当年西迁时的苦难,没有太大。 不过一年,西迁大军,就已经灭亡康居,进入了温暖富饶的沩水流域。 倒是那些年长的大臣贵族们,眼中满满的都是忧虑。 他们知道,而且明白,汉军的强大之处! 当年在西域,在汉军鹰扬旅的威压下,瑟瑟发抖的记忆,依然深耕于这些人内心的最深处。 自是明白,虽然如今的大魏,看似强盛。 但说到底,所谓的数十万虎贲,其实其中有七成以上乃是仆从军。 真正可以依靠的能打的,也就那么七八万骑兵。 就算是这些人,可堪与当年的汉军相媲美的,最多两万罢了。 而汉朝有多强?多大呢? 两万骑兵,恐怕不过是汉朝如今一个都护府的兵力。 况且,即使侥幸能胜过汉朝一回,恐怕,带来的不是和平与安稳,而是更大的危险! 一旦那位丞相暴怒而起,亲自将兵而来。 即使只率一万之军,恐怕也能将整个大魏连根拔起,全数屠灭! 张蚩尤之名,可非浪得虚名! 卫律高坐龙座上,俯瞰着自己的大臣、贵族们的神态,心中已是明了。 他看向卫河,微微摇头,道:“痴儿!” “汝之判断,倒是正确,奈何想法不对!” “朕之大魏,确实不该应允那都护的条件……” “但不是为了抗拒汉朝,更不是和汉朝为敌!” “与汉为敌,吾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旁的不谈,如今我大魏虽然兵强马壮,控弦数十万,领有百国,横跨万里之土!” “然则,在汉军面前,恐怕难撑数载!” “光是那汉人精锐,所谓火枪营、火炮营,便已非人力所能敌!” 最初汉人建立新江都时,卫律曾经试探过。 结果是,数千大魏精锐,葬身于火枪的硝烟与火炮的轰鸣之中。 自那时起,卫律就明白了,他西迁这十余年,固然强大、兴盛了起来。 更通过压榨、剥削与掳掠各国,积攒起了庞大的财富和数不清的工匠,有了仿制汉朝马蹄铁、马刀和甲胄的一定能力。 仗此,大魏铁骑,纵横万里,入主身毒,压服万国。 而李陵更是兵锋直指远西,灭国无算,打下了‘宙斯之鞭’‘万王之王’的名头。 可是,这些年,汉朝也没有闲着。 他们发展的速度,远超想象! 出现了让卫律无法想象的火枪、火炮,其骑兵中更是出现了全身具甲的铁骑兵,为火枪兵之羽翼,火炮之屏障。 仗此兵甲之利,汉军得以跨海而来,不过两三千之众,便灭国屠城,更在野战中全歼了一整支的大魏万骑! 如今,那新江都中起码有数千汉军精锐,火枪、火炮之数,更是翻了数倍。 真惹毛了汉人,那位丞相只需要跨海再运两万之兵,就可灭亡他的大魏,让他和他的大臣、贵族,夹起尾巴,再次逃窜。 若再引来其西域之兵马,海陆并进,他恐怕连跑都未必跑的了。 是以,和汉人打交道,不能依仗蛮力,那是自寻死路! “父皇,那您为何?”卫河有些跟不上自己父亲的思路。 “太子想说的是,为何朕明知不能胜之,偏偏却要拒绝汉人的要求和条件吧?”卫律坐在宝座上,呵呵的笑着:“毕竟,其实汉朝的条件,也并非不可答应……” “左右不过是个虚名而已……” 放弃帝号,这对卫律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因为,他可以假装放弃,就像当年南越王赵佗一样,假作放弃称帝,实则关起门来,该怎样还是怎样! 而汉人好虚名,未必会较真。 至于质子长安,更非难题。 太子卫律舍不得,皇子还舍不得吗? 旁的不说,他来这身毒后,日夜耕耘,生下了十几个皇子,别说送一个了,就是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