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节 大魏皇帝之谋算 (第3/4页)
送去也不心疼。 毕竟,这些儿子,不过是身毒女所出,根本没有继承权。 卫河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这是自己的父亲在教他如何处理与汉朝那样的庞大帝国交往的技巧与知识,连忙躬身聆听,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其实心里面却未必有多认同。 没办法,在卫河心中,他的大魏帝国,强大无比,即使汉人再强,跨越数万里的海疆来攻,终究也有极限。 打不过,难道还耗不过吗? 况且,他的国家还有天险可以依凭,地利可以屏障,人和可以利用——身毒多障疫,便是大魏诸部,当年初来乍到,也被本地的疫症所制,死伤惨重。 时至如今,大魏的控制核心,也是这恒河中下游的平原,至于其他的山林、大泽地区,只是羁绊而已。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那些地方的疫病一旦发作,常常是一死死一群。 尤其是那被称为‘身毒花’和痢疾的疾病,简直恐怖至极,常常一人感染,灭绝一部之人。 十余年来,大魏诸部,死于这些本地疫症者,多达十余万。 上至王公,下至牧民,皆有因此而灭族者。 是故,卫河清楚,只要把守住恒河天险,那些汉朝人再强也只能望河兴叹。 而他们若敢绕行,从丘陵、丛林地带奇袭大魏侧翼,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卫河不信,汉人战胜得了大魏铁骑,还能制服的了那些无影无踪,杀人于无形的疫症? 卫律不知道自己儿子心里面的想法,他谆谆善诱,用心良苦的教诲道:“痴儿,汝可知,当年朕与左皇帝是如何从西域走脱,在汉人大军眼皮子底下,率部全员西迁而走的?” “难道不是父皇与左皇伯运筹帷幄,出奇策而行险兵,获天之佑,终于功成?” “痴儿!”卫律笑了:“那只是说给外人听得!” “实情却是,朕与你左皇伯,与那汉朝丞相之谋不谋而合……” “那位汉朝丞相,乃是欲以朕与汝左皇伯为刀刃,做那为王前驱之事!” “汝可知,当年西迁之前半年,汉人的西域都护府,近乎是将其武库、粮仓,向朕敞开供应?” “马刀、马蹄铁、甲胄、弓弩,乃至于布帛粮食食盐茶叶丝绸……” “全部是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的价格!” “便连诸般技术和将作之法,也是倾囊授予!” “不然,大魏之兵甲,何以如此犀利?!” “啊……”卫河听着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想不到,当年之事,竟还有如此隐情,于是不免问道:“那汉朝丞相就不怕父皇与左皇伯得了那些器物却不肯走了吗?”zWWx.org “朕当年也想过这个问题……一度想不清楚……”卫律悠悠叹着。 其实当年,他和李陵确实起过,吃完汉朝的供应,就留在西域,试试与之掰手腕,最起码也争取一次胜利。 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西迁。 因为那位丞相,悄悄的将一些西方的情报,送到他们手里。 特别是指出了康居的富裕与孱弱,沩水的富饶与广大,更隐约暗示了身毒、远西之国的广袤。 卫律和李陵反复权衡,没有必胜的把握,又兼起了废立之心,想要建立自己的王朝,这才最终决心西迁。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无比英明! 西迁后,顺利的灭亡康居,占据沩水,攻克大梁城。 仗此不世之功,完成了鸠占鹊巢,废黜单于,称帝建国,最终建立起了这横跨数万之土的大魏帝国! 右皇帝卫律统治大梁以南,左皇帝李陵出沩水,进取奄蔡,进入安息,如今已是打下了万里之土,治下人口不下千万之巨。 “如今,朕总算想明白了……”卫律叹息着:“那汉朝丞相,有了比马刀、马甲、马弓更加强大的兵械!” “自然,无所谓卖些与朕……” 新江都城头上的火炮与列队而出,发出雷鸣,冒出硝烟的火枪,让卫律明白,当年他们若是不肯走,就要被那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