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5章 夏国的官场潜规则 (第1/2页)
终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想到赵云那般信重自己,自己却可能把事情办砸了,甚至让恶果直接显露在赵云面前,张松心里不免有些慌乱。 徐庶一眼就看出了老搭裆的心思,笑着摇了摇头:“你呀,又把知府和太守搞混了。” 张松一拍脑门,不好意思地笑道:“一着急,又把大汉的官制搬出来了。” “理解。”徐庶含笑点头,“我们终究立国时间太短,而大汉的官制已经延续了四百年。” 张松带着回忆神色说道: “大王曾经提过,未来重设州郡。 把全国分为二三十个省,省下改郡为府,其下为县,乡,大乡为镇。 等这一套推行出去,我国的官制也就不会被人搞混了。” “那倒也是。” 徐庶笑了笑,又摇摇头:“虽然我国的发展和扩张速度超乎世人预料,但我国立国不久,当前还不够强大。这些东西,只能暂时缓一缓了。” 说到这里,他把话题重新拉回先前:“金城知府乃是曲真,原工业司副司长。” “那……陈元呢?”张松有些疑惑。 “这是我的不是,我对你的推荐名单作了一些调整。”徐庶略显歉意,“因为时间紧急,就直接发布下去了。前几天你回来时,我也忘了这件事,一时竟没有与你说起。” 张松顿时恍然。 一个月之前,青海城彻底建成,军管阶段完全结束。 作为一个未来的大省的省会城市,青海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为了打好底子,张松做为内阁重臣,亲自前去了青海城。zWWx.org 虽然,青海地区现在也只设了一郡。 但因涉及大量胡人,又有军队驻扎,各种事务也是非常繁多的。 张松在那边忙碌了十多天,又转到张辽这边,在赵云不久前拟定的两处筑城点安排了一些事情,直到前几天,方才返回了枹罕。 这么长一段时间里,徐庶作为内阁首辅,当然是做了很多重大决策的。 “无妨。” 张松全无介蒂地摆了摆手。 作为内阁三臣之一,他是理解徐庶的。 徐庶不可能故意瞒他什么事。 由于夏国人才匮乏,成熟官员更少,内阁现在处理了很多本不该管的事情。 事情太多,大家批完并交待下去,心理上也就放松下来,很容易就把相关事情忘了。 所以,慕容平安以前才会主动挑起监督重大事项执行的责任。 现在慕容平安走了,一些后遗症已经显现出来。 没有人不时念叨一下各种事情的执行情况,大家都成了健忘的人。 徐庶既然已经说起这件事情,当然就要说个清楚。 “你当初推荐陈元当知府,我却是综合考虑了一下。 为了不打破我们当前的积功晋级制度,我对其官制作了修改,任其为判官了。 按我国新制,一郡之长为知府,其下设同知一到二人,判官三到五人。 判官分管律令、刑法、监狱等,我令陈元承担律令之责。” 张松一边听着,一边沉吟着。 待到徐庶说完,他已明白了徐庶的意思。 夏国虽然初立,一些官场制度却已有了一个雏形。 没有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