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 (第2/4页)

 “刚刚的诗意境深远,不知公爷可否赐教?”

    杨帆苦笑一声,谦虚道:“哪有作什么诗呀,刚刚无非是感慨两句罢了,就只有那两句!”

    裴行俭有些遗憾地说道:“只有两句么?那真可惜了,虽然这两句诗言辞浅显,但其中蕴含的意境却让人回味无穷,把傍晚的景色淋漓尽致的描写了出来,公爷天纵奇才,吾辈不如多矣。”

    杨帆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

    不过,这位年轻人可真会夸人。

    虽然这两句诗是自己剽窃来的,但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雀悦的。

    谁又不想被别人崇拜呢!

    可很快杨帆却愣住了,显然脑子有些后知后觉!

    刚刚这家伙说什么?

    他叫裴行俭,河东人士?

    我的个乖乖!

    以前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家伙可是一个大神级的人物。

    唐初的文臣武将很多,但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却少之又少。

    而眼前的裴行俭就是这样一个牛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此人非但身兼礼部尚书、大将军、大都督这些文武官职,更数次威震西域、大破吐蕃突厥。

    原历史中,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引诱各附属部落来骚扰安西,和吐蕃结为联盟,朝廷准备征讨。

    裴行俭就建议:“吐蕃跋扈蛮横,正处强盛时期,李敬玄征讨失利,刘审礼已被斩首,怎能又为西部边境酿成事故呢?”

    “现在波斯王死了,他的儿子泥涅师在长安做人质,如果派遣使者送泥涅师回波斯继承王位,就从突厥、吐蕃两国经过,要是运用计谋解决问题,是可以不用劳神费力就能成功的。”

    高宗皇帝于是命令裴行俭带上诏书护送波斯王,并任安抚大使。

    裴行俭一行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飞沙走石,白天如同夜晚。

    向导迷了路,将士们饥饿疲劳。

    裴行俭于是命令宿营举行祭祀,传令说:“水泉不远。”

    将士们这才稍微安心,很快就云散风静。

    唐军向前走了几百步,水泉丰沛草木繁茂,后边来的人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大家都感到惊异,最后大家都平安到了西州,各属国官员出城迎接。

    于是裴行俭从当地招集了一千多名才智出众的人跟着自己向西走。

    同时制造舆论说:“天气太热,不能前进,应该住下来等待秋天。”

    阿史那都支侦探到这个情报,便没有设防。

    裴行俭从容地召见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的酋长,假装邀约打猎,对他们说:

    “我爱好打猎的兴趣从来都没有忘掉,谁愿意跟我去打猎?”

    由于裴行俭的鼓动,愿意跟随他的当地年轻人有上万名之多。

    于是裴行俭暗地带着队伍出发。

    由于加速行军,只用几天便只离阿史那都支的营帐十多里。

    裴行俭先派阿史那都支亲近的人去向他问安,表示不是来袭击的。

    而后又派人急速召见阿史那都支。

    阿史那都支本来和李遮匐商量好,到了秋天再迎战护送波斯王的队伍。

    后来听说唐军到了,仓促之间想不出对策,只得率领五百多个下属人员到裴行俭的军营拜见,于是被其擒获。

    当天,裴行俭传递阿史那都支做符契用的弓箭,召集各部族酋长都来为他求情,一同将他们押送到了碎叶城。

    裴行俭挑选精锐的骑兵轻装简从,袭击李遮匐。

    行军途中,裴行俭抓获了李遮匐的使者,他将使者释放,让使者告知李遮匐阿史那都支已被捉拿的讯息。

    李遮匐得讯后便投降,与阿史那都支等一同押送至长安。

    军官们在碎叶城为裴行俭镌刻石碑,来记述其功劳。

    回国后,高宗皇帝亲自设宴慰劳裴行俭,说:“裴行俭率领孤军深入到万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