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 (第3/4页)

之外,不用作战就捉拿了叛党,平息叛乱,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了,可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

    当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所以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裴行俭是高宗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

    当然,这只是他行军打仗方面的才能。

    而裴行俭最厉害的当属识人用人的眼光。

    在后世,人们对他评价很高:行俭知人善用,凡所赏识者皆为名将。

    意思是只要是这家伙看中的人才,没有打过眼。

    高宗时期,宰相李敬玄大力赞扬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才学推荐给裴行俭。

    可裴行俭看不上这几位。

    要知道这几人都是士林之中有名的才子,于是裴行俭解释道:“做官的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想取得成就,就要把度量见识放在首位,把文学技艺放在其次。”

    “像王勃等人虽然富有文才,但轻浮急躁,爱卖弄夸耀,哪里是做大事人呢?”

    “杨炯比较稳重谨慎,可以当到县令,其余的人恐怕难有善终。”

    事实正如他所料。

    这些人在文坛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官场上确实碌碌无为。

    而他所亲自举荐引进的一些人,大都成为当世名将,例如……程务挺、王方翼、刘敬同……

    加上被他上奏任用做到刺史的人才,足足有几十人之多。

    所以说,裴行俭的眼光简直就是像开挂了一般。

    即使作为穿越者,杨帆也不敢说自己看人的眼光比他强。

    裴行俭之所以如此厉害,据说是因为他精通阴阳历法五行面相之术。

    不仅能识人,且每次打仗都能预知有利的时日,往往都能旗开得胜,无往而不利。

    高宗一朝,裴行俭可谓是名将中的名将。

    建中三年,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裴行俭”。

    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裴行俭。

    从这些成就可知,裴行俭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

    只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捕快出身。

    转念一想,杨帆又不觉得意外。

    裴行俭牛逼哄哄的人生,是从科举高中以后开始的。

    这家伙才刚刚转行进入国子监学习,想要一飞冲天,还需要一些时日。

    据史料记载,裴行俭明经科考试中选以后,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才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可是,如今苏定方算是在为自己效力,不知道两人还有没有师徒的缘分。

    一时间,杨帆看向裴行俭的眼神有些莫名。

    若是没有苏定方的教导,裴行俭还能不能如原历史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杨帆不禁有些怀疑,难道李二陛下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知道这家伙有苏定方的教导,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李二陛下让自己在这里等人,莫非等的就是这家伙?

    在杨帆打量裴行俭的时候,裴行俭看着杨帆的眼神却充满了崇拜与倾慕。

    此时的裴行俭年方二十,正值一个人英姿勃发、重建英雄梦的时候。

    杨帆统率几千督运营士兵征服吐蕃,将十万吐蕃铁骑杀得血流成河。

    甚至把吐蕃在国土全部纳入大唐的版图,如此大功,足以让杨帆名留青史!

    即使裴行俭出身高贵,自诩文武双全之英才,但在杨帆面前,他也变得小心翼翼、忐忑不安……

    虽然作为捕快只是历练,但相比起杨帆的能力和功绩。

    若把杨帆比作金龙鱼,那他裴行俭只不过是小鱼小虾罢了!

    两人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正因为差距巨大,裴行俭一点嫉妒之心也没有,反而充满了崇拜和仰慕。

    对于裴行俭这个家伙,杨帆当然也很有好感,于是笑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