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_第2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节 (第2/2页)

,看起来完全不着急。

    自然,时至今日,也无人真正看过先帝遗体究竟是何模样,因新帝登基当日,梁音便亲自入殿封死了棺椁。

    梁音亲自到武英殿禀报葬礼的事。

    “先帝生前下了罪己诏,按照正常规格下葬,恐怕不合适,依臣看,先帝生前节俭,不如省去一切繁琐礼节,薄葬。如此,也算全了先帝拳拳爱民之心。”

    “另外,先帝生前虽已给自己修建了陵寝,但那处陵寝连遭暴雨,损毁了不少,还未老得及整修,依臣看,不如先将先帝葬入魏王陵寝内,以后再行迁移。”

    梁音垂目,语气平平叙述着。

    好似并不知道,先帝为皇子时,受魏王欺侮最多。

    卫瑾瑜点头。

    “梁尚书考虑周全。”

    在梁音要退下时,道:“梁尚书留步。”

    梁音便停了步,问:“不知陛下还有何吩咐?”

    卫瑾瑜:“朕想知道,梁尚书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梁音神色不变。

    道:“陛下知不知道一件事?”

    卫瑾瑜看向他。

    梁音还是那副无风无波的面孔:“陛下的眼睛,和长公主很像。”

    “而臣,不过是报故人之恩而已。”

    “只是,下回再找人誊抄供状,陛下记得找个笔迹更好一些的。”

    语罢,梁音躬身道:“臣告退。”

    谢琅进了殿,就见卫瑾瑜坐在殿中圆案后,安静喝茶,身边一个宫人也没有,连桑行都被打发了下去。

    谢琅笑着走过去,问:“可解了困惑?”

    卫瑾瑜点头。

    “解了。”

    “答案如何?”

    卫瑾瑜坦诚道:“有些意外,又觉得合情合理。”

    见谢琅手里握着一封信,便问:“这是什么?”

    谢琅神色却有些奇怪。

    道:“我大哥的信。”

    “给你的?”

    “算是吧。”

    谢琅神色看起来越发奇怪。

    卫瑾瑜打量着他,忽道:“让我猜一猜,可是与裴北辰有关?”

    谢琅倏扬眉。

    惊疑望着眼前人。

    卫瑾瑜道:“你可知,之前你大哥来京,曾与我见过一面?”

    谢琅其实刚从信中知道。

    但他并不清楚具体细节。

    卫瑾瑜:“我一直在想,当时宫宴守卫那般森严,你大哥是如何敢越过守卫,冒险与我在宫中见面。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有人故意与他行方便之门。”

    “那个人,便是裴北辰,对不对?”

    第183章 终章(上)

    “朝中人人皆知因为六年前青羊谷一战,谢家大公子痛失一臂,谢氏与裴氏结下了死仇根本无人会想到,暗中帮助你大哥的,会是裴氏大公子、平南侯裴北辰。所以那次宫宴上你大哥才能掩住诸世家耳目与我顺利见面。”

    “你一直都知道你大哥与裴北辰相识,甚至曾关系匪浅,所以即使六年前青羊谷一战,虽然祸首并非裴氏一家,你却格外痛恨裴北辰可对?”

    卫瑾瑜接着道。

    “没错。”

    谢琅到底还是开了口。

    “任何人都可以背刺大哥唯独他不该!当时青羊谷附近虽也驻扎着其他兵马但距离青羊谷最近、最有机会发兵增援青羊谷的便是裴氏的兵马。”

    “你说的不错,我大哥与裴北辰的确少时相交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晓罢了。甚至连我,都不清楚太多内情。”

    卫瑾瑜想这也在情理之中。

    裴北辰与谢瑛昔时被称作大渊双璧二人一个是北郡谢氏长子北境军少统帅一个是上京裴氏大公子,掌裴氏兵马可以说是大渊最耀眼的两颗将星,若是堂而皇之地过从甚密,必会引起朝廷猜忌。

    谢琅显然极不愿谈论这个话题,准确说,是裴北辰这个人。

    但时至今日,也不得不谈了。

    “当年南北两军汇演比武,裴北辰一招之差,败于我大哥之手,裴氏颜面大失,可想而知。所有人都以为,裴北辰会因此记恨我大哥,实则不然,那之后——他们反而成了朋友。”

    谢琅面无表情说出最后一句话。

    “他们应当时常通信,因我曾在大哥案头,看到过落款为北辰二字的书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