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仙父 第472节 (第1/2页)
天幕是缓缓拱起的,就在天幕顶点下方,一朵白云静静悬浮,其上隐隐有处篱笆小院。 “太清师兄是要见你的,”女娲轻声道,“不然你都寻不到这处所在。” 李平安点头应了声,心底划过诸多念头,又尽力让自己心神放空。 院前,一青年、两童子静静而立。 那青年面容虽有些普通,但身形伟岸、气质出众,远远地对女娲娘娘行了个礼。 “拜见母亲。” “大法师多礼,”女娲柔声道,“吾带天帝前来拜见太清师兄,太清师兄可在闭关么?” 玄都大法师! 李平安瞧着这个青年,嘴角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玄都大法师却对李平安眨了眨眼,表情倒是颇为丰富,拱手道: “回母亲,老师已命我们三个在这等半日了,按理说您半日前就该来了。” 女娲笑道:“倒是吾啰嗦了些,耽误了时辰……平安,入内吧,吾在这等你。” “是,”李平安应了声,又对玄都大法师做了个道揖,迈步向前。 玄都大法师还了个道揖:“陛下多礼,请。” 两位童子转身做请,引着李平安入了小院。 院内青牛慢悠悠地吃着青草,一股丹药的芬香扑面而来。 李平安暗中吸了口气,瞧见了那正屋内端坐在蒲团上的老道,在正屋门外就低头行了个道揖。 这就是,洪荒最能打的教主,距离成圣最近的远古强者。 他朗声道:“道门弟子李平安,拜见太清师伯祖!” 太清微微颔首,一缕玄妙晦涩的道韵将李平安包裹,李平安背后升起了淡淡的云雾,将女娲、玄都大法师等人隔绝在外。 太清老子缓声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李平安道心被人狠狠一攥。 第258章 太清授《道经》 东、东窗事发了?! 他当时忽悠轩辕黄帝的话,被太清教主听到了? 李平安喉结上下抖了抖,忍着没直接跪下磕头,保持着行道揖的姿势,心底快速浮现出几个选项,而这几个选项又被他迅速否定。 ‘一切都是瞒不过太清师兄的。’ 拼了! 李平安朗声道:“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善。” 太清老子双目并无神光,只是凝视着李平安,缓声道: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李平安一时有些懵懵然,只能低头保持躬身状态。 老子又问:“此经文只存于吾心中,尚未传于世间,你从何处得闻?” ‘小子灵光一闪想到的?’ 李平安着实想这般回答,但他秉持本心、内查自性、追溯本真,还是决定从实招来。 他道:“禀师伯祖,弟子幼年曾听人讲述此经文!弟子愚钝,也只是记住了寥寥几句!” 老子道:“将你所知经文悉数背来。” “是!” 李平安整理了下记忆中有关《道德经》的句子,赫然发现,他其实早就用过了许多经文。 老子只说了这句,或许是因,他与轩辕黄帝接触之后,老子才将目光放在他这个‘无名之辈’身上。 既已是走了这条‘寻真’之路,李平安也不敢有任何隐瞒,缓声背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